言纶纷千古,谁求一个是。
孔孟圣贤徒,不愠世俗毁。
棠陵非违世,亦非屑屑尔。
邀我石屋山,山花贡绵绮。

诗句解释:

  1. 言纶纷千古 - 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长河中,各种言论和行为像纷繁的丝线一样交织在一起。”纶”在这里指的是丝线,”纷”则形容其繁多、复杂。”千秋”指的是千年之后,强调历史之悠久。
  2. 谁求一个是 - 这句话表达了在众多的言论和行为中,究竟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或认同的。”是”在此可能指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3. 孔孟圣贤徒 - 孔孟指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们被视为圣贤。”徒”在这里可能表示只是跟随或模仿他们的人。
  4. 不愠世俗毁 - 这句话表达了即使面对世俗的诽谤和攻击,也不感到愤怒或不满。”愠”意为愤怒或不满,”世俗毁”指的是对个人的非议或诋毁。
  5. 棠陵非违世 - 这句话表达的是方棠陵不是故意违背世俗的行为。”非违世”意味着他并没有故意去违反社会的规则或期望。
  6. 亦非屑屑尔 - 这句话表明虽然方棠陵并非故意违背世俗,但他的行为也并非是出于轻浮或浮躁。”屑屑”在这里可能表示轻浮或浮躁的态度。
  7. 邀我石屋山 - 这句话表达了邀请某人到一个地方,可能是一处隐蔽的地方或安静的地方。”石屋山”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一种比喻。
  8. 山花贡绵绮 - 这句话表达了在山上采摘花朵,并将其献给他人的行为。”贡”在这里可能表示赠送或献上,而”绵绮”则可能指的是美丽的花朵或精致的礼物。

译文:

历史的流沙裹挟着千万个声音与行动,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谁能找到真正的真理?孔子和孟子这些圣人只是跟随他们的理念,并不因为他们被世人误解而愤怒。方棠陵并不是故意背离这个世界,也不是因为过于轻率。他邀请我来他的石屋山,那里有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和芬芳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长河中的言行和孔子、孟子等圣贤的行为,表达了对于真理探寻和道德行为的赞赏。诗人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但仍有人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仰,不为世俗所动,这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