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眉云,遥遥我思。
我思伊何,随眉云移。
眉云万里,可望不可携。
飞飞眉云,及此秋期。
感此秋期,惕我遐私。
遐私伊何,我心秉彝。
我心秉彝,同心式可推。
飞飞眉云,望望西驰。
望云西驰,我心迟迟。
眉云驰我心矣,梧凤遗我好音矣。
我心迟迟,圣学繄我,缉以熙矣。
【译文】
送温学士回乡,我思念之情就像飞动的眉云。
我的思绪随眉云飘移,但无法带走。
眉云万里之遥,可望而不可携。
飞动的眉云,到了这秋天了。
感伤秋天的到来,警惕我的私心。
我的私心是什么?是遵循本性。
我遵循本性,与大家同心协力。
飞动的眉云,远望着西边。
远望着西边,我的心也迟迟不动。
飞动的眉云已驰向西边,梧凤给我好音信。
我的心迟迟不动,圣学依赖我,我将使天下安定太平。
【赏析】
此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61)秋,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回乡的关切和祝福之情。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写景,后三章写情。
首章“飞飞眉云,遥遥我思”,起笔即写自己思友之情。“飞飞”二字用拟人手法,把眉云写得有生命、活泼起来,仿佛在跳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我思伊何,随眉云移。”“伊何”,何等;“移”,移动。意思是说:我对你的思念啊!怎么随着眉毛的飞动而转移。这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为强烈。
第二章“我思伊何,随眉云移。”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我思伊何”,为什么思念呢?“随眉云移”,又因何而移?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所思念的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又流露出诗人的迷茫和彷徨,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章“眉云万里,可望不可携。”写诗人的思念之情,从“可望不可携”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伤感。
第四章“飞飞眉云,及此秋期。”写诗人在思念朋友时,看到秋日来临。“及此秋期”说明时间已经到了深秋时节,这时的景色一定非常美丽动人。“惕我遐私”中的“遐私”指远离故土、远离亲人和朋友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惕”是警醒的意思,“我心秉彝”中的“秉彝”是指秉守本分的意思,“我心秉彝”就是保持本心不变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思友之情过于深沉,让我感到孤独和寂寞难耐,因此更加警慎自励,努力保持本心不变。
第五章“遐私伊何,我心秉彝。”承接上章,继续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其中“遐私伊何”,是对上章的总结和回答,意为远离故土、远离亲人和朋友的孤独和寂寞是什么?“我心秉彝”中的“秉彝”是指秉守本心不变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我坚守着本心不变,所以我才能保持与大家同心协力。
第六章“飞飞眉云,望望西驰。”写诗人在思念朋友时,看着西天渐渐落下去的夕阳。“望望西驰”中的“西驰”指夕阳向西落下的情景,这里暗示着时光流逝、光阴荏苒的无情和残酷。“我心迟迟”中的“迟迟”是缓慢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思念朋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心情也显得十分缓慢。这里的缓慢并非指身体上的慢,而是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表现。
第七章“飞飞眉云,西驰我心矣,梧凤遗我好音兮。”写诗人在思念朋友时,看到西天的晚霞渐渐消失,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梧凤遗我好音兮”中的“梧凤”是传说中能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用来比喻消息和好消息。“梧凤遗我好音兮”中的“好音”指吉祥如意的消息和好消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等待的消息和好消息已经来临了,就像传说中的神鸟梧凤一样带给我好消息。
最后一章“我心迟迟,圣学繄我,缉以熙矣。”写诗人在思念朋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是仍然坚信圣学能够拯救天下人民,让天下太平安宁。这里的“圣学”指儒家学说。“缉以熙矣”中的“缉”是整顿、治理的意思,“熙”是光明、繁荣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但是我仍然相信圣人的学说能够拯救天下人民,让天下太平安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歌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视,以及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