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演庆源,清白传家世。
乐有贤子孙,绳绳远相继。
读书师圣贤,开口谈道义。
出宰擅英猷,牛刀烦小试。
清苦冰蘖声,雅淡□盐味。
蔼如春阳温,肃若秋霜厉。
一轩公退余,翛然忘世虑。
愿言慎厥终,余光照来裔。

【注释】:

关西:指陕西省西部。演庆源:即演州庆源,今陕西凤翔县,为唐睿宗时李旦所分置的州。

清白传家世:指世代清廉,不沾污浊。

乐有贤子孙:家中有贤人。

绳绳远相继:子孙一代接一代地相继。

读书师圣贤:学习圣贤之道。

出宰擅英猷:担任地方长官时有卓越政绩。

牛刀烦小试:比喻用兵如用刀切菜一般,轻而易举。

冰蘖声:指清苦的生活和艰苦朴素的品格。

雅淡□盐味:高雅清淡如盐的味道。

蔼如春阳温:温和如春日阳光。

肃若秋霜厉:严肃庄重如秋日的霜雪。

一轩公退余:在官署里退下来之后。轩:指官署。

翛(xiāo)然忘世虑:形容心情轻松自在,忘掉世间忧虑。

慎厥终:谨慎地结束一生。厥终,终了。厥,其,代词。终,终结,死。

余光照来裔:希望自己的余晖能够照亮后代子孙。余光,后继者的光芒;裔,后代、子孙。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族荣耀的颂扬,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以“清”字为中心,从家族到个人,再由个人到社会,层层扩展,纵横捭阖,把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家族的荣辱,一个士人的理想抱负,浓缩于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中。

第一联:“关西演庆源,清白传家世。”这两句是说关西地区是唐朝的发祥地,世代传承着清廉的家风。诗人通过对这一传统的赞美,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感。

第二联:“乐有贤子孙,绳绳远相继。”这两句是对家族中后代子孙的期望。诗人希望他们的子孙能够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这里的“贤”字,既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暗示了家族中一直秉持的清正廉洁的家风。

第三联:“读书师圣贤,开口谈道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喜欢读书,尊敬先贤,并且善于言谈,谈论的都是道德伦理之类的话题。这既是对自己学识修养的肯定,也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

第四联:“出宰擅英猷,牛刀烦小试。”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才能和成就。他担任地方长官时,有着卓越的政绩,就像使用锋利的刀子一样得心应手。这里的“英猷”,指的是杰出的谋略和才干;“小试”则暗示了他在任期间的勤勉和能干。

第五联:“清苦冰蘖声,雅淡□盐味。”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性格的淡泊。他过着清苦的生活,如同冰蘖一般坚韧;同时,他又保持着高雅的品味,如同淡而无味的盐一般纯净。这里既有对物质生活的描述,也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六联:“蔼如春阳温,肃若秋霜厉。”这两句是诗人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他温和如春日阳光般温暖和蔼;同时,他也庄重严肃,如同秋天的霜雪一般坚定有力。这既体现了诗人外在的形象特点,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性格气质。

第七联:“一轩公退余,翛然忘世虑。”这一句是整首诗的核心所在。它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状态——悠闲自在,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纷扰和烦恼。这里的“一轩”,可以理解为书房或者官舍;“公退”则指的是官员退职回家或者退休;“翛然”则是指超脱、洒脱的样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诗人退隐后,他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完全忘记了世间的纷扰和烦恼。

第八联:“愿言慎厥终,余光照来裔。”这两句是对后人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后人能够谨慎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余晖能够照亮他们的道路。这里的“余光”,不仅指自己留给后人的光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荣耀和个人理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那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光辉和价值。这种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