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暧暧兮下山,息余驾兮既闲。尘集兮屋角,马秣兮庭间。
近长安兮云重,隔帝阍兮九关。若有人兮湖之西,我款招兮未徕。
被芬芳兮善窈窕,目骋望兮途迷。羌和颜兮独酌,忽把烛兮鸡栖。
鼓角兮夕起,涕下兮交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等。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该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
“日暧暧兮下山,息余驾兮既闲。”这两句是写诗人驱马归来的情景。日暖山色,诗人驾车下山,一路畅行。到了家中,卸下车鞍,让马匹休息。“余”指我,“闲”指轻松。诗人以“下山”、“余驾”、“既闲”三个动词组接成连贯的画面,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诗人归家休憩的生动画面。
“尘集兮屋角,马秣兮庭间。”这两句是说,尘土落在屋角,喂饱了马儿,放在庭中。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刚到家时的所见所闻。“屋角”指屋顶的角落,“庭间”指庭院中。“尘集”是尘土聚集的意思,“秣”,本义指喂牲口,这里指为马喂食。诗人通过“尘集”“马秣”这两个动作,表现了旅途劳顿后归家休息的惬意之情。
“近长安兮云重,隔帝阍兮九关。”这两句的意思是,离京城很近,但云雾重重,难以接近;从京城出发,经过重重关卡才到达。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因战事而不得不远离家乡、去往战场的无奈之情。“云重”指云雾缭绕,“帝阍”指皇宫大门。“九关”泛指南北方向的关口,如秦、晋等地的函谷关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不得回乡的悲苦之情。
“若有人兮湖之西,我款招兮未徕。”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啊,就请到湖的那边来;我热情地招您啊,可是您还不来。“款招”是热情款待的意思,“徕”是招引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友人的安慰与关怀,但又希望友人不要来的心情。
“被芬芳兮善窈窕,目骋望兮途迷。”这两句是说,身上散发着芳香,举止美好娴静,眼睛驰骋眺望着远方的路却感到迷茫。“被芬芳”意为身上散发出芳香的气味,“窈窕”指美好娴静的样子。“目骋望兮途迷”意思是:放眼远望,却觉得路越走越迷糊。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的美好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羌和颜兮独酌,忽把烛兮鸡栖。”这两句的意思是,羌族的美女面带微笑独自饮酒,忽然点燃蜡烛准备睡觉。“羌”指羌人。“独酌”即独自饮酒,“烛”指点燃的蜡烛。“鸡栖”意为准备睡觉。这两句描写了羌族女子的悠闲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心情。
“鼓角兮夕起,涕下兮交颐。”这两句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军营里响起了鼓角声,我的泪水流了下来。“鼓角”指军营里的军号声,也用来比喻战争的声音。“涕下”指流眼泪。“交颐”是形容泪水横流的样子。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归家后听到鼓角声而泪流满面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作者以游子的身份抒写了久别家乡的思恋之情。诗中描写了作者归家途中和归家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战事而不得回家的愁苦之情。
第一联:“日暧暧兮下山,息余驾兮既闲。”“日暧暧”意思是太阳渐渐西下,天色渐暗。“下山”是指作者驱马下山,“既闲”表示已经停下歇息。“余驾”指自己的车驾,“既闲”表明已停好车辆。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骑马归来的场景,体现了作者的归家心情。
第二联:“尘集兮屋角,马秣兮庭间。” “尘集”意思是尘土落在屋角,“秣”是喂牲口的意思,这里指为马喂食。“庭间”指庭院中。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到家中后的景象。
第三联:“近长安兮云重,隔帝阍兮九关。” “云重”意思是云雾缭绕,“帝阍”指的是皇宫大门,“九关”泛指南北方向的关口,如秦、晋等地的函谷关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因战乱而不得不远离家乡、去往战场的无奈之情。
第四联:“若有人兮湖之西,我款招兮未徕。” “若有人兮湖之西”意思是如果有人来的话,就在湖的那边等我吧。“款招”是热情款待的意思,“徕”是招引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渴望得到友人的安慰与关怀,但又希望友人不要来的心情。
第五联:“被芬芳兮善窈窕,目骋望兮途迷。”这两句的意思是,身上散发着芳香,举止美好娴静,眼睛驰骋眺望着远方的路却感到迷茫。“被芬芳”意为身上散发出芳香的气味,“窈窕”指美好娴静的样子。“目骋望兮途迷”意思是:放眼远望,却觉得路越走越迷糊。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的美好心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六联:“羌和颜兮独酌,忽把烛兮鸡栖。”“羌”指羌族。“独酌”意即独自饮酒,这里指独自一人喝酒。“烛”指点燃的蜡烛。“鸡栖”意为打算睡觉。这两句描写了羌族女子的悠闲生活和归家后的惬意心情。
第七联:“鼓角兮夕起,涕下兮交颐。” 这两句的意思是,晚上的时候,军营里响起了鼓角声,我的泪水流了下来。“鼓角”指军营里的军号声,也用来比喻战争的声音。“涕下”意即流眼泪。“交颐”是形容泪水横流的样子。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归家后听到鼓角声而泪流满面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结构完整缜密,层次清晰明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意境深远含蓄;风格雄浑悲壮,气韵苍劲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