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惟高枕,经秋不到城。
孤吟来鸟雀,万事掩柴荆。
野旷浮云色,庭虚落叶声。
只应邻叟过,共话薜萝情。
诗句注释:
- 高枕:指悠闲自得,无忧无虑地睡觉。
- 垂老惟高枕,经秋不到城:表示到了老年才高枕无忧,秋天也不去城外。
- 孤吟来鸟雀:独自吟诵时有鸟儿和麻雀飞来。
- 万事掩柴荆:将一切烦恼都隐藏起来,用柴草门遮挡。
- 野旷浮云色:形容田野空旷,白云飘荡。
- 庭虚落叶声:形容庭中空落,树叶落下的声音。
- 只应邻叟过,共话薜萝情:只有邻居的老者经过,可以和他聊天,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感。
译文:
在晚年的时候我才能安心睡个好觉,
秋天的时候也不会去城里走一趟。
独自一人吟诗时会有鸟儿和麻雀飞来陪伴,
所有的烦恼都会被掩盖住,用柴门挡住。
田野辽阔天空宽广,云彩自由自在地飘荡;
庭院空寂落叶纷飞,声音让人感觉凄凉。
只有邻居的老者会经过这里,
我们能坐下来聊聊各自的生活,互相倾诉衷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垂老惟高枕”,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吟诗的场景,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然而,尽管诗人的生活看似平静无事,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孤吟来鸟雀,万事掩柴荆”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的疏离感,他宁愿独自吟诗也不愿与人交往。而“野旷浮云色,庭虚落叶声”则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萧索。最后两句“只应邻叟过,共话薜萝情”则透露出诗人对邻里之间真挚友情的向往,希望与邻翁共享这份难得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高枕”象征着诗人的悠然自得,“浮云色”则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变幻。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