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樽月欲满,良夜故同游。
宫阙散清雾,星河悬素秋。
病多还授简,客久数登楼。
喜结淮南侣,非关桂树留。

【解析】

此诗题下原注:“元和五年九月,与李公垂、张彖、莫顺同赋得秋字。”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酬答之作。

第一首:当樽月欲满,良夜故同游。

当樽:即当樽酒,指饮酒。

良夜:美好的夜晚。

故同游:因此共同出游。“当”字点出时间,是八月十三日夜晚,也是中秋时节,此时正值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良夜”,指美好、愉快的夜晚,也就是中秋佳节的夜晚,人们欢聚一堂,赏月、饮酒,共度佳节;“故同游”,说明在良夜中,作者与李太史子寔、张给事巽卿和莫膳部子良一同饮酒赋诗,共叙友情。

第二首:宫阙散清雾,星河悬素秋。

宫阙:宫殿,指皇帝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帝王居所。

清雾:清冷的水汽。这里指云雾,也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深秋季节。

星河:天河,即银河。

悬素秋:悬着白色的月亮(即新月)。素秋,指秋天。

“宫阙散清雾”一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皇宫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星河悬素秋”一句描写了一幅银河悬挂在秋夜里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是在皇宫附近,并且是深秋季节。

第三首:病多还授简,客久数登楼。

病多:身体不适,疾病缠身,多日未愈。

授简:授予书信,指代书信往来,这里是指朋友之间的交往。

客久:客人滞留不归。

数登楼:多次登上高楼远眺。

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因为朋友滞留不归,自己只能一个人独自登楼远望,感叹自己的孤单。

第四首:喜结淮南侣,非关桂树留。

喜结:高兴地结交。

淮南侣:淮南王刘安之友。淮南王刘安曾招揽宾客,以《淮南子》为名编撰著作。这里指李太史子寔和张给事巽卿,他们都是淮南王的挚友。

非关:不是因为。

桂树留:用桂花来比喻友情,表明自己结交友人并非为了攀附权贵、贪图富贵。

赏析:《八月十三夜谭鸿胪子羽第同李太史子寔张给事巽卿莫膳部子良赋得秋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五言律诗。该诗前四句描写诗人在宫中与友人共饮作乐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真挚赞美。后四句则抒发诗人因友人逗留不归而感到的孤寂之情。全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