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同一赏,行坐有莓苔。
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
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
欲刻苏门石,惭非谢朓才。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好山同一赏
- 释义:形容同游的人们共同欣赏美丽的山景。
- 赏析:诗人通过“好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和赞美之情。这里的“同一赏”不仅强调了众人的审美共鸣,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行坐有莓苔
- 释义:行走或坐着时,周围都是绿色的苔藓。
- 赏析:“行坐有莓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苔藓的绿意盎然,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宁静与惬意。
- 潭上幽花照
- 释义:在清澈的水潭边,幽静的花影映照在水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潭上幽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花影随水荡漾,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中细腻而美好的一面。
- 樽前白鸟来
- 释义:在酒桌前,白色的鸟飞来停在手上。
- 赏析: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鸟儿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灵动可爱。同时,“樽前”一词也暗示了宴饮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文人雅士的氛围。
- 放歌风振木
- 释义:放开喉咙唱歌,歌声随风传遍四周。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激昂的情感。歌声与风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听效果,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
- 起舞月临台
- 释义:随着月光升起,人们在台上起舞翩翩。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美好时刻,月光洒在台上,人们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浪漫、梦幻的感觉,充满了诗意。
- 欲刻苏门石
- 释义:想要在苏门山上刻下诗句作为纪念。
- 赏析:“欲刻苏门石”不仅是对美景的记录,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这里的“苏门石”象征着永恒的记忆,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同李汝锡马伯龄游苏门山柬王明府》是一首充满山水之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