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译文:
走出大梁城的小路,清晨的关河景色晴朗。
太阳高悬在龙窟中,掀起波澜;风扫过平坦的沙漠。
手持剑柄感叹身世坎坷,扬帆远行心情畅快。
茫茫前途未知何方,远方传来船歌悠扬。
注释:
- 路出大梁城:指的是离开位于河南开封的大梁城,即现在的开封市,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 关河开晓晴:关河,古代对中国北部边界的描述,此处指代黄河。“晓晴”说明是清晨时分,天气晴朗。
- 日翻龙窟动:龙窟,形容河水流动时波纹如龙般翻滚。
- 风扫雁沙平:“雁沙”通常指的是黄河边的沙漠地带,风吹过使得沙子变得平坦。
- 倚剑嗟身事:倚剑,手持剑,表示诗人可能正在行走或停留时。嗟,感叹。身事,指诗人自身的遭遇和处境。
- 张帆快旅情:张帆,扬起船帆。旅情,旅途中的情怀。这句表达诗人乘船远行的愉悦心情。
- 茫茫不知处: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形容诗人对前方道路或目的地的迷茫和不确定。
- 空外棹歌声:棹,船桨。空外,空旷之外。歌声,指船桨划水的声音。此句描绘了船只在开阔水域中的动态,以及伴随而来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黄河边的风景画卷,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黄河之美及作者的内心世界。首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和时间——大梁城附近,为读者设定了地理背景。第二句描绘了黄河早晨的景象,晴空万里,水面宽阔,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阔的感觉。接下来的四句则更侧重于诗人的个人感受和行动,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也有对远行自由与乐趣的赞美(“张帆快旅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寻求。最后两句则以宽广的背景和悠扬的歌声收束全诗,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未来道路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黄河及其周边景象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