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此岁将尽,乌啼霜满城。
孤灯千里客,夜半两年情。
北望边愁剧,西来鬓发更。
乘春发骢马,犹自问苍生。

【注释】

《和王侍御沁阳再逢除夕》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诗人以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除夕之夜与王侍御相会时所作。王侍御名不详,从诗中“孤灯千里客”来看,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诗人在除夕之夜与王侍御相聚,彼此叙旧话别,十分高兴。可是诗人并没有忘记国家的大事,他在临别赠王侍御的诗里有两句“西来鬓发更”,可见他对自己的前途十分担忧。
“复此岁将尽,乌啼霜满城。”这两句写除夕之夕的景象,烘托出作者的孤寂之情。“乌啼霜满城”,点明时间是在冬至日。冬至日正是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万物都准备进入沉睡的状态,人们也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然而,在这喜庆的气氛中,作者却感到格外孤独,他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内心充满了寂寞和忧郁。这种感受,不仅源于他与王侍御的分别,更源于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
“孤灯千里客,夜半两年情。”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孤灯千里客”,意味着作者身处异地,身边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自己。这盏孤灯仿佛成了作者心灵的寄托,也成了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而“夜半两年情”则表明,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之间的友情已经变得更加深厚。虽然分别在即,但这份友情却永远不会消失。
“北望边愁剧,西来鬓发更。”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之情。“北望边愁剧”,意味着作者站在高处向北眺望,可以看到遥远的边疆。在那里,战争不断发生,百姓流离失所,国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而“西来鬓发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年龄的增长。岁月无情,转眼间鬓发已斑白,这让诗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这种感慨,既反映了他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乘春发骢马,犹自问苍生。”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炽热的心,决心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他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改变现状、迎来更好的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也成为了后世许多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又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