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洲边春水生,苍茫霁色动柴荆。
风吹杨柳幽人卧,日上梨花独鸟鸣。
泉石自能忘俗事,壶觞聊复寄闲情。
千年好忆东方朔,金马能兼大隐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的作品,题为《春日洹上闲居》。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和翻译,并结合注释、赏析与背景信息对作品进行解读。
- 诗句释义及翻译:
- 芳草洲边春水生:描述春天的景色,芳草覆盖的小洲上有新生的春水。这里的“芳草”指的是生长在小洲上的草,而“春水生”则意味着春雨滋润下,小溪里的水位上升,水面上涨。
- 苍茫霁色动柴荆:描绘了天空中的天色变化,由阴雨转为晴朗的景象。“苍茫”形容天气阴沉,“霁色”则是雨后的天空放晴时的颜色,“柴荆”是指用树枝、稻草等材料搭建的简陋门或窗。
- 风吹杨柳幽人卧:风拂过杨柳树,吹动了柳枝,使得一个隐士躺在那里。这里的“幽人”可能是指隐居山林的贤者,他们在春天里享受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纷扰。
- 日上梨花独鸟鸣:太阳升起时,梨花盛开,鸟儿在花间自由地歌唱。这里的“梨花”指代的是白色的花朵,通常在春季开放,而“独鸟鸣”则强调了鸟儿在宁静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歌唱。
- 泉石自能忘俗事,壶觞聊复寄闲情:泉水石上能够让人忘记世俗的烦恼,而酒壶酒杯则可以寄托悠闲的心情。这里的“泉石”和“壶觞”都是文人雅士常用的物品,象征着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忘俗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寄闲情”则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关键词注释:
- 芳草:泛指草地,这里特指春日里新生的绿草。
- 柴荆:简陋的门或窗,常用以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或隐逸的生活态度。
- 幽人:指那些隐居不仕、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
- 梨花:白色且盛开的花朵,常在春季作为春天的象征出现在诗歌中。
- 独鸟鸣:孤独地唱歌的鸟儿,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泉石:指自然形成的石头或水流的地方,常被视为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
- 壶觞:古代盛酒之具,此处用以象征饮酒或欣赏自然的情趣。
- 闲情:悠闲自在的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隐逸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