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风物兴堪乘,杰阁凌云共此登。
自谓官轻随旷达,不令人妒见才能。
披襟气爽中宵露,俯槛星摇下界灯。
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

【注释】

清:清澈,指秋风凉爽。杰阁:高耸的楼阁。凌云:直插云霄。自谓:自称。随旷达:任达自然。不令人妒:不使别人嫉妒。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气爽:精神愉快。中宵露:半夜里的露水。俯槛:俯视栏杆。星摇:星星晃动,这里指月亮。招提:寺庙。万山形胜几诗僧:万山景色多么秀丽,可以游赏的地方有几处和尚住的地方。形胜:地势形势之美。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诗。

“清秋风物兴堪乘,杰阁凌云共此登。”首联是说,这秋天的天气,风景优美,我的心情也正适合于登高远望。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和李明府、子充同游秋夜的圆通阁,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颔联是写诗人与友人一起登上高楼后的感受,抒发了他胸怀开阔、乐观豁朗的情怀。诗人自认为官小,所以能够放达自然,不为他人所妒,因而能与朋友同游。

颈联是写诗人在楼上眺望美景,心情愉悦,精神振奋。诗人敞开衣襟,仰头看到半夜里露珠晶莹,低头看见栏杆下闪烁着星光,心中感到无比惬意。

末联是写诗人对山景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在游览名山胜迹时,常常遇到一些隐逸之士。

【译文】

秋风清爽宜人,我与友人一同来到高楼之上。

我自以为官职微薄,随顺自然,不被世俗所嫉妒。

敞开衣衫,凉风透骨;深夜露水沾湿了衣袖,抬头看见栏杆外月光皎洁,低头看见楼栏下的灯火阑珊。

哪里可以找到可以游玩观景的地方?万山之中,有许多和尚的庙宇。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年)秋天,当时作者为江州刺史。

首联起句“清秋风物兴堪乘”,以“清秋”点出节候,并以“兴堪乘”概括诗人此时的心情,表明他欲乘着这美好的秋日之景,畅游山水。“兴”字,既表意也兼表情,有兴致之意,也有兴趣之意。

颔联“杰阁凌云共此登”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同游的兴致。“杰阁凌云”,即高楼耸立,直插云霄。“凌云”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的景象。“共此登”,即一同登上高楼观赏。“共此登”三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同友人一同出游的欢乐心情,也表明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

颈联写自己登山时的所见所感。“披襟气爽中宵露”,诗人披开衣襟,感到精神爽快。“中宵露”指的是半夜时分的露水。“俯槛星摇下界灯”,抬头看到栏杆外的灯光闪烁。“俯槛”,即俯身倚靠在栏杆上。“星摇”,即星星摇曳。

尾联“何处招提可游眺,万山形胜几诗僧”,意思是问哪里可以找到可以游玩的地方?万山之中有许多寺庙。“招提”,指佛教寺院,也泛指寺庙。“形胜”,此处借指山色秀丽之处。“诗僧”,指僧人多有文学造诣者。“形胜几诗僧”,意思是万山之中,有许多寺宇,其中不乏有文学修养的僧人。

全诗四联都是写登高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