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中忽过蓟门春,归骑萧条复向秦。
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意见骚人。
陇云朝度乡关近,渭水晴分草树新。
自是扬雄多著述,百年宁负旧纶巾。

送鸟鼠山人胡世甫西归愁中忽过蓟门春,归骑萧条复向秦。

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见遇骚人。

陇云朝度乡关近,渭水晴分草树新。

自是扬雄多著述,百年宁负旧纶巾。

注释:

(1)蓟门春:指春天的蓟门关,古称燕然,是古代边防要塞,在今北京市南。

(2)归骑萧条:指归家的马儿显得十分萧索。萧条:荒凉、冷落的样子。

(3)逢圣主:遇到圣明的君主。

(4)青山何见:青山上怎么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呢?

(5)陇:陇山,位于今甘肃境内,这里指陕西一带。

(6)渭水:渭河,流经今陕西省中部,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鸡山南麓,注入黄河。

(7)自是:自然。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四年(809年),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任右拾遗。诗人送友人归途中,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绝。

首句“愁中忽过蓟门春”,以“愁”字开头,写出了送行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蓟门春”即指春天来临的时候。

颔联两句写友人归途之景:“白首全生逢圣主,青山何见遇骚人。”意思是说,白发苍苍的老友啊!你一生全心效忠圣明的君主;然而,你却无法看见我这样的文人啊!这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怀。

颈联两句写友人归途所见景色:“陇云朝度乡关近,渭水晴分草树新。”意思是说,陇山上的白云刚刚掠过家乡的方向;渭河水面晴朗时,江边的草木也显得格外青翠。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尾联两句写友人归途之思:“自是扬雄多著述,百年宁负旧纶巾。”意思是说,我虽然有很多著作,但却不能像扬雄那样为朝廷出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够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