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只是著书人。

春日登伏牛山遥望秦中因忆栗士学冯汝言二方伯李廷实大参莫子艮廉宪姜宗孝纪恒甫二宪副

【注释】伏牛,地名,在今河南卢氏县西北。晋,指崤山,即函谷关。虞卿(前315—前245),战国时赵国上党人,曾为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谋臣。著有《虞氏春秋》。

【赏析】此诗写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春,诗人在友人的陪同下游览伏牛山,并回忆起了当年与同游的朋友们一起在伏牛山游玩的情景。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注释】伏牛山,在今河南省卢氏县西北。形胜,形势优越的地方。郁嶙峋,形容山势高峻。二月,指初春时节。风光,指山水风光。客兴,指游览时的兴致。

【赏析】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交代了此行的目的。诗人用“郁嶙峋”来形容伏牛山的山势,生动地描绘出了山峦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注释】半岭,指山腰或半山腰。夕阳,指夕阳西下的景象。惟,只是。照雪,形容太阳的光芒如同白雪般明亮。寒色,指山中的寒冷色彩。不知春,指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赏析】颔联描写了夕阳下的伏牛山以及山上的雪景。诗人以“半岭”为视角,展现了夕阳下雪山的壮丽景色。而“惟”则强调了这种美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寒色”一词既形容了山中的寒冷,又暗示了春天尚未到来。这一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之中。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注释】晋,指山西省。河,指黄河。远界,指边界。雄晋,形容山脉雄伟壮丽。地转,意为地势变化多端。黄河,我国第二长河。这里指黄河的发源地——青海省。

【赏析】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伏牛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用“天连”和“地转”两个词来表现山峰之高和地势之变,使得整座山显得更加雄壮有力。同时,也暗示了黄河的发源地就在这座山的脚下。这一联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只是著书人

【注释】关中,指陕西一带。游宦,指做官或出仕。虞卿,春秋时期晋国人,曾为赵襄子、灵公等国君出谋划策,后隐居不仕。著书人,指文人墨客。

【赏析】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像虞卿一样保持清高的人格。整首诗通过对伏牛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