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清狂倒角巾,江湖未老报恩身。
夕阳满地还驱马,秋水连天几问津。
家在中原闻白雁,赋成南浦对青蘋。
仙郎共醉金陵酒,不羡风流六代人。

诗句逐句释义与译文

  1. 有客清狂倒角巾
  • 描述一位访客,他既清高又狂放,甚至不惜以头巾作为标志。这里的“清狂”表达了他的不羁和独特性格,而“倒角巾”则可能意味着他故意为之,以示个性。
  1. 江湖未老报恩身
  • 表达虽已离开江湖(指官场或世俗生活),但依然保持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这里的“报恩身”可能是指虽然已经脱离了政治中心,但仍在内心深处关注着国家的大事。
  1. 夕阳满地还驱马
  • 描绘一幅夕阳下的景色,人们仍在忙碌,仿佛太阳还未落下一样。这种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观察和感慨。
  1. 秋水连天几问津
  • 形容秋天的水域广阔无垠,如同无边的天空,使人不禁想问津(寻求帮助或指引)。这里通过“秋水连天”和“几问津”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或困难的追求和探索。
  1. 家在中原闻白雁
  • 提到自己家族的根基在中原,并且听到大雁的叫声。这里的“闻白雁”可能寓意着思乡之情,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某种传承或使命。
  1. 赋成南浦对青蘋
  • 描述自己的诗文创作,可能是在南方的某个地方,面对着美丽的青苹(一种植物)进行创作。这里的“赋”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或诗歌创作,而“南浦”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江南的水乡风光。
  1. 仙郎共醉金陵酒
  • 形容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这里的“仙郎”可能指的是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朋友,而“金陵酒”则可能指的是南京的名酒,增添了一种文化氛围。
  1. 不羡风流六代人
  • 表示不羡慕那些追求享乐、沉溺于风月之事的古代人物。这里的“风流六代人”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物,而“不羡”则表明了自己坚守的原则和立场。

注释

  1. 有客清狂倒角巾
  • 有客:客人。
  • 清狂:形容人的性情高傲、不羁。
  • 倒角巾:故意将头巾翻戴在头上,形成独特的形象。
  1. 江湖未老报恩身
  • 江湖未老:表示自己虽然离开了官场或其他世俗生活,但并未放弃对国家的责任感。
  • 报恩身:意为仍怀有为国家尽忠之心。
  1. 夕阳满地还驱马
  • 夕阳:比喻晚年或结束。
  • 满地:遍布、弥漫。
  • 驱马:骑马前行,可能表示一种行动或前进的态度。
  1. 秋水连天几问津
  • 秋水:泛指秋天的水域。
  • 连天: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无际。
  • 几问津:多次询问渡口的地方,象征求知或探索。
  1. 家在中原闻白雁
  • 家在中原:家乡在中原地区。
  • 闻白雁:听到大雁的叫声,可能寓意迁徙或回归。
  1. 赋成南浦对青蘋
  • 赋成:完成诗作或文章。
  • 南浦: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可能是江南一带。
  • 青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诗词中表达清新、自然之意。
  1. 仙郎共醉金陵酒
  • 仙郎:形容友人风度翩翩,如神仙一般。
  • 共醉金陵酒:共同在南京饮酒作乐。
  • 金陵酒:南京的著名酒类。
  1. 不羡风流六代人
  • 风流六代人:指历史上那些沉湎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的贵族或文人。
  • 不羡:不嫉妒、不羡慕。
  • 六代人:古代六个朝代的文人墨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他对官场生活的超然态度;颔联则通过夕阳和驱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颈联中的“秋水连天几问津”和尾联的“不羡风流六代人”分别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探求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又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