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驾南来怀落落,扬旌北去路漫漫。
九秋红叶行边赋,三晋青山战后看。
狐塞风连笳鼓动,雁门霜拥甲兵寒。
应知父老多惆怅,河内于今借寇难。

【注释】

①一真:指张宪,因他曾任真定县令。雁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为古代北方的边防重镇。

②落落:孤独。

③九秋红叶:即“落叶”,秋天叶子变红。

④狐塞、雁门:均为边关名。

⑤河内于今借寇难:河内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因地处黄河北岸,常受侵扰。

【译文】

你驾着马车南来怀想那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扬着军旗北上道路漫长。

在深秋九月观赏那满地红叶,三晋大地战后山色依然如故。

北风连着胡笳声吹打不停,边关霜雪覆盖着兵器寒光闪闪。

应知道家乡父老多么忧愁惆怅,河内郡至今仍然饱受战乱之苦。

【赏析一】

诗写送别友人时对友人的勉励与希望。首句“命驾南来”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表明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二句“扬旌北去”点明了朋友即将离开自己赴任的目的地;三四两句描绘了朋友将要到达的边城——雁门的景色,并暗示朋友将在那里戍边守土,报效国家。五六句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最后一句抒发了对故乡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沉郁悲壮。

【赏析二】

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安禄山正率军攻取河北诸郡,准备进兵中原。而此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尚书左丞,由于宦官李猪儿的推荐,被任命为河北采访处置使,负责招抚流民及处理河北战事。此诗即是送张宪赴雁门途中所作。

诗中“落落”“漫漫”二字,既写出了送别的地点——雁门,又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九秋红叶行边赋,三晋青山战后看”,这两句写景,既是实景,又是虚景。实景是说秋天的红叶已铺满山野,诗人在山间行走;虚景是说经过战争之后,山色依旧,但人事全非了。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踏上战场的描写,又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愿友人平安无事,早日胜利归来。“狐塞风连笳鼓动,雁门霜拥甲兵寒”。这两句写到了雁门一带的自然环境以及边关的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狐塞”、“雁门”点明边关地名;“笳鼓动”写边塞生活的艰苦;“甲兵寒”写将士们的辛劳和艰苦生活。

“应知父老多惆怅,河内于今借寇难”。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的感情升华处。“知”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也表现了诗人对边关百姓的同情。“河内于今借寇难”一句,是诗人对友人出征时的忠告。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嘱托,又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送别之地和时间,再写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及其环境特点,然后写对朋友的祝愿,最后写对百姓的担忧。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