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啼正夜分,归魂遥逐楚江云。
故园春笋空成竹,冷雨凄风不忍闻。
【注释】
吴母太夫人:即明末名将吴淞的生母。吴淞(1602—1639),字伯龙,号松樵,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人。抗清义军“南社”成员之一,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崇祯元年(1628年)起兵反抗明朝统治,后归降清朝,授平北将军、宁南伯。
城上乌啼正夜分:城上的乌鸦正在夜间啼叫,声音凄凉。
归魂遥逐楚江云:《文选》中有《招隐士诗》,其中有“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等句,此处借指吴淞之魂在归途中。
故园春笋空成竹:故乡的春笋长成了竹子,可是自己已无法回来。
冷雨凄风不忍闻:冷雨凄凉,寒风吹打,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奠亡妻的悼亡词。全诗以哀婉凄怆的笔调写亡妻生前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城上乌啼正夜分”,点出时间已是深夜时分,城楼上乌鸦悲啼。乌啼本是凄切之声,但作者却用“正夜分”来形容,可见其内心是何等的孤独和悲伤。
第二句:“归魂遥逐楚江云”,诗人想象自己的亡妻的灵魂在夜晚中飘荡,追随自己的足迹,穿越楚江上空。楚江是古代长江中流一段,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亡妻。
第三句:“故园春笋空成竹”,诗人回忆故乡的景象:春天到来时,故乡的竹林里长出了嫩笋,而如今这些笋已经变成了竹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诗人对自己妻子的思念之意。
第四句:“冷雨凄风不忍闻”,诗人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冷雨凄风,让人感到痛苦和不安。这里的冷雨凄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亡妻生前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