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鄱阳湖,洪波荡流万亿顷。白云秋色入混茫,欸乃纵横几渔艇。
洞穴浮光照终夕,神龙抱珠睡不醒。中央突兀拥苍翠,别有天地一仙境。
两峰复两峰,倒插虚塘太古影。下通坤轴深莫测,山根欲动石头冷。
鹤嫌鱼腥非真味,独餐元气巢其顶。老翁自由脱世网,不检丹书心愈静。
时序长存松桂盟,烟霞偏助桑榆景。安得良工写出水墨图,远隔吴楚见形胜。
高挂壁间旷我目,毫端能尽泽国迥。要探奇绝须主人,昨梦登攀杖藜并。
游子寄声江雪寒,北风吹帆送归省。
【诗句释义】:
- 闻说鄱阳湖,洪波荡流万亿顷。白云秋色入混茫,欸乃纵横几渔艇。——听到人说鄱阳湖,湖水浩渺像一片,秋色里白云飘荡,渔舟往来穿梭不停。
- 洞穴浮光照终夕,神龙抱珠睡不醒。中央突兀拥苍翠,别有天地一仙境。——山洞中灯火照亮整晚,神龙抱着宝珠沉睡不动。中央的峰峦雄伟挺拔,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 两峰复两峰,倒插虚塘太古影。下通坤轴深莫测,山根欲动石头冷。——两座山峰又一座山峰,倒插在空阔的空地上。山下通往大地的中心,深处难以探测,石头好像要颤动。
- 鹤嫌鱼腥非真味,独餐元气巢其顶。老翁自由脱世网,不检丹书心愈静。——鹤嫌弃鱼腥味,独自吃着元气栖息在山顶。老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不读经书却心地宁静。
- 时序长存松桂盟,烟霞偏助桑榆景。安得良工写出水墨图,远隔吴楚见形胜。——时间长久保持友谊,烟霞映衬着夕阳景色。如果能画出水墨画,就能看到吴楚两地的胜境。
- 高挂壁间旷我目,毫端能尽泽国迥。要探奇绝须主人,昨梦登攀杖藜并。——挂在壁上让我观看,用笔尖描绘出湖泊的远景。要想探索奇特绝妙的景致,还得依靠主人亲自来攀登。
- 游子寄声江雪寒,北风吹帆送归省。——游子寄托思念的声音在江上回响,北风送来帆船带着他回家乡。
【译文】:
听说鄱阳湖,湖水浩瀚无边,像一片汪洋。白云秋天的颜色映入湖中,渔舟往来穿梭,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洞中的灯光照亮整个夜晚,神龙抱着宝珠沉睡不动。中央的山峰高大挺拔,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两座山峰又一座山峰,倒插在空阔的空地上。山下通向大地的中心,深处难以探测,石头好像要颤动。鹤嫌弃鱼腥味,独自吃着元气栖息在山顶。老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不读经书却心地宁静。时间长久保持友谊,烟霞映衬着夕阳景色。如果能画出水墨画,就能看到吴楚两地的胜境。挂在壁上让我观看,用笔尖描绘出湖泊的远景。要想探索奇特绝妙的景致,还得依靠主人亲自来攀登。游子寄托思念的声音在江上回响,北风送来帆船带着他回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庐山瀑布和四叠泉的水墨画诗,诗人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通过描写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以及四叠泉的神秘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向往自由、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首联“闻说鄱阳湖,洪波荡流万亿顷。”开篇便以传唱的方式引出鄱阳湖的宏伟景观。诗人用“闻说”二字作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广阔的画面中。接着,诗人描绘了湖泊浩渺无际的景象,用“洪波荡流万亿顷”来形容鄱阳湖的壮观,仿佛可以看到那无尽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颔联“白云秋色入混茫,欸乃纵横几渔艇。”进一步描绘了湖泊周边的自然景观。诗人运用“白云秋色入混茫”这样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云雾之中,感受到那种浑然一体的美感。而“欸乃纵横几渔艇”则形象地描绘了渔民们驾船捕鱼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颈联“洞穴浮光照终夕,神龙抱珠睡不醒。”则转入对洞穴的描述。诗人用“洞穴浮光照终夕”这样的细节来描绘洞穴内部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同时,“神龙抱珠睡不醒”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洞穴以生动的形象和意境。
尾联“中央突兀拥苍翠,别有天地一仙境。”则将对庐山美景的颂扬推向了高潮。诗人将中央的山峰形容为突兀而屹立的姿态,将其周围的苍翠山林衬托得更加生动。同时,“别有天地一仙境”这一表达也暗示了这片风景的独特之处和超凡脱俗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和四叠泉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庐山的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歌还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由、精神和文化的追求,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