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凤城南杨柳丝,当春袅袅牵别离。
古人折赠意偶尔,至今千里传相思。
风吹柳花正西去,黄鹂唤春春不住。
落日关河怅远人,青丝白马归三秦。
壮年不叹功名薄,独将宝剑淹风尘。
有时大笑对樽酒,七雄能战不能守。
燕昭之策非远图,空使黄金高北斗。
君才落落谁见知,且向沧浪随钓叟。
秋来水上烟云重,慎勿濯足惊鱼龙。

注释及赏析:

  1. 凤凤城南杨柳丝,当春袅袅牵别离。
  • 注释:凤凤城位于泾阳(今属陕西省),杨柳在春季生长,轻柔细长。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柳丝随风飘动的景象,以及它如何象征着离别之情。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春风中摇曳的柳丝,形象地传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1. 古人折赠意偶尔,至今千里传相思。
  • 注释:古人用柳枝来赠送,表达思念之情。虽然距离遥远,但这份情感却能够穿越千里,传递到远方的亲人那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深情,即使身处异地,心与心之间的联系依然紧密相连。
  1. 风吹柳花正西去,黄鹂唤春春不住。
  • 注释:风将柳花吹向西方,黄鹂则在春天中不断啼叫,似乎春天永远不会离去。
  • 赏析:这里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循环往复的特点。
  1. 落日关河怅远人,青丝白马归三秦。
  • 注释:夕阳西下,站在关河之旁,望着远行的人,他们骑着青丝白马,即将回到三秦之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后远行人归来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1. 壮年不叹功名薄,独将宝剑淹风尘。
  • 注释:虽然已经到了壮年,诗人并没有因功名未就而感到沮丧,反而选择继续使用剑术来磨练自己。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他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1. 有时大笑对樽酒,七雄能战不能守。
  • 注释:有时候他会笑着举起酒杯,谈论天下英雄,但真正的战争胜利并不是靠武力就能获得的。
  • 赏析:这句诗讽刺了那些只懂打仗却不懂治理的统治者,强调了政治智慧的重要性。
  1. 燕昭之策非远图,空使黄金高北斗。
  • 注释:燕昭王曾经提出招贤纳士的策略,但这并非长远之计,只是让金子堆积如北斗。
  •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发展的行为。
  1. 君才落落谁见知,且向沧浪随钓叟。
  • 注释:你虽有才华,但世人未必能识其价值,不如像渔翁一样随波逐流,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淡泊,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1. 秋来水上烟云重,慎勿濯足惊鱼龙。
  • 注释:秋天来临,水面上的雾气和烟雾变得浓厚起来,不要随意下水,以免惊动水中的鱼儿和龙。
  • 赏析:这句诗提醒人们注意自然生态的保护,不要破坏自然环境,尊重生命。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关注内心世界的诗意人生。诗人以杨柳、黄鹂等自然元素作为情感载体,表达了对离别、忠诚、勇气、智慧等主题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哲理和美感,是唐代文人诗歌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