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长空月,星河半有无。
光连玉关静,寒傍雪山孤。
沙雁时悽断,林猿夜啸呼。
征人增百感,把剑立平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凄凉的边塞图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色彩和深深的乡愁情怀。
皎皎长空月,星河半有无。
“皎皎”一词形容月亮明亮洁白如玉,给人一种清冷、高远的感觉;“星河”则是指银河,象征着浩渺无边的宇宙;“半有无”则表达了银河虽然浩瀚却并不总是存在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隐时现的神秘感。
光连玉关静,寒傍雪山孤。
这里“玉关”指的是边防要塞,用来形容其坚固如玉;“寒傍”则表达了寒冷的气息伴随着山峦,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沙雁时悽断,林猿夜啸呼。
“沙雁”指的是大雁,它们时而发出凄切的叫声,让人联想到边塞的荒凉;“林猿”则是在山林中栖息的猿猴,它们在夜里发出凄厉的叫声,增添了一丝恐怖的气氛。
征人增百感,把剑立平芜。
“征人”指的是出征的士兵,他们面对艰苦的环境,心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百感”则表示这些情感多种多样,无法一一列举。最后一句“把剑立平芜”,则表达了士兵们面对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星河、玉关、雪山等景象,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凄凉,同时也反映了士兵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边塞色彩和深深的乡愁情怀,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