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冰未合雁初征,楼橹防秋古堞平。
自失三韩辞属国,独参四辅拱神京。
风悲戍鼓疏还续,日落江帆隐复明。
氛祲冥冥遥入望,海天兵气浩横生。
天津
河冰尚未合封,大雁刚刚出发。古城墙防御秋天的来临,楼橹(即楼橹台)是古代防御工事。
失去三韩(今韩国和日本)而离开属国,独自参与四辅拱卫神京。
风悲戍鼓声稀疏又急促,太阳落山江帆隐现又明亮。
远方朦胧的烟尘进入视线,海天之间弥漫着浩浩荡荡之气。
注释:
天津:指天津一带。
河冰未合:河面还没有冻结。
雁初征:雁群开始迁徙。
楼橹:瞭望用的高楼。
防秋:为防备敌寇侵犯而加强防守。
属国:古代诸侯国。
四辅:辅佐帝王的四个大臣。这里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等中央机构。
烽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烟火,以信号传递信息。
氛祲:云雾或灰尘。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当时高适在蓟门(今天津市蓟州区)任幽州节度使判官。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幽州刺史期间,描写了蓟北边关的景色和战争气氛。
“河冰未合雁初征”,描绘出一幅北方边塞早春的景象;“楼橹防秋古堞平”则点明诗题中的“天津”。两句诗既写出了蓟北早春的寒意,又写出了边关的雄壮气势。
“自失三韩辞属国,独参四辅拱神京。”意思是说,自从唐朝失去了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后,就离开了属国,只有独自参与了辅佐神京(京城)的四个辅政大臣。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也表现出他对自己职责的认识。
“风悲戍鼓动疏还续,日落江帆隐复明。”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通过风、日、云的变幻,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火连天的激烈气氛。这里的“风”、“日”、“江帆”都是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
“氛祲冥冥遥入望,海天兵气浩横生。”意思是说,远处的云雾弥漫不清,远远地进入了视线,海上天空之间弥漫着浩浩荡荡之气。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恐惧感,又表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英勇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和对战争气氛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豪迈的个性和高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