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攻文字落名途,未脱青袍鬓已疏。
十月三江犹浪迹,一家五岭少来书。
海门孤戍鸣寒角,瓜步残潮见夜渔。
南北干戈愁战血,时危焉敢问安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近年来高考热考的题目。做此类试题,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把握其意思。

“误攻文字落名途”,意为:误信读书可以求取功名,最终落得个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本领的下场。“误攻”二字是说“误信”了,“文字”即文章。“落名途”是说因误信而落了个“名”无实的可悲下场。一个“误”字,既表现了作者的悔恨心情,又表现了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

“未脱青袍鬓已疏”,意为:我还没有脱去官服,就两鬓斑白了。“未脱”,即没有脱下(指官服)。这一句写诗人自己年事已高却仍在官场中任职。“未脱青袍”与“鬓已疏”相对照,说明诗人一生勤于政事,但政治上并不得意,反而日益衰老,所以发出“误攻”之叹。

“十月三江犹浪迹”。三江泛指长江、珠江、漓江三条大河,这里泛指江南一带。意思是说到了十月,江南一带还像当年一样战火纷飞,到处是战乱的景象。

“一家五岭少来书”,意为:家书稀少,一年难得收到一封。“五岭”指五岭山脉,是岭南地区的总称。“家书”就是家人写的书信。“一”是虚数,表示很少。“少来书”意指家中人音讯全无。

“海门孤戍鸣寒角,瓜步残潮见夜渔。”两句是说:海门镇上的孤零零的哨所在寒风中发出凄厉的号角声;瓜洲渡口处只有残破的潮水,夜晚时才能隐约看到渔民们捕鱼归来的身影。这两句写诗人在南方边陲地区,听到荒郊野外的号角声和看到残潮归渔的情景,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南北干戈愁战血”,意为:如今国家正处于南北征战之中,到处都是战争带来的血腥。“干戈”指兵器。“愁战血”即战祸之血,指战场上流下的鲜血。这一句写诗人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状,感慨万千。

“时危焉敢问安居”,意为:国家动荡不安之时,我怎么敢问自己能否安居?“焉敢”是“怎么敢于”的意思。“安居”指安家落户,过安宁的生活。这一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明自己的立场:面对国家动乱,人民遭殃的形势,诗人怎能安居?

【答案】

误攻文字落名途,未脱青袍鬓已疏。(误攻:误信;文字:文章)

十月三江犹浪迹,一家五岭少来书。

(“十月”:指十月份,指秋天;“三江”:指长江、珠江、漓江三条大河;“浪迹”:漂泊不定;“一家”:指南方的一家;“五岭”:指南岭;“来书”:寄来书信,指家书)

海门孤戍鸣寒角,瓜步残潮见夜渔。

(“海门”:海门口;“戍”:驻兵之地;“孤戍”“残潮”:都是边塞景象;“瓜步”:古地名;“夜渔”:指晚上捕鱼的人)

南北干戈愁战血,时危焉敢问安居?(干戈:兵器;时危:国家动荡不安;焉敢:哪里敢;安居:安稳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