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门下传经者,谁窥赐也墙。

宋明经授易彭城有道士也其门人祀之索赠一章

伊人振芳躅,恰是郑公乡。

古籍频供枕,寒茅颇映堂。

饔飧资弟子,卦象契羲皇。

门下传经者,谁窥赐也墙。

注释:伊人:这里指的是那位道士。伊人指代某人时常用作第二人称单数,如“伊人”,表示对对方的亲昵。振芳躅:意思是扬起脚步,大步向前。芳躅是指芳香的足迹,比喻高洁的行为。郑公乡:指郑玄乡里或郑玄故乡(河南荥阳),因为《周易》是郑玄所注,所以此处借指《周易》。古籍:指古代的书籍。供枕:指摆放在床头作为枕头。寒茅:指简陋、简朴的住所。映堂:形容房屋高大明亮。饔飧:指饮食,引申为供养。资弟子:指供养弟子。卦象:指《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契羲皇:意指领悟了《易经》中的大道。羲皇,指伏羲氏和神农氏,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伟大的发明家和农业始祖。门下:这里指这位道士的门徒或学生,即受业于他的弟子。谁窥赐也:意思是谁能窥视到他门下的传承与传授。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了祭祀一位彭城的道士而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赞美这位道士的高洁品德和崇高地位,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歌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字句优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