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严寒候,板舆时自将。
星檐调夕膳,月砌促晨装。
问寝重绵薄,分甘野簌香。
候人将进酒,先著老莱裳。
【注释】
将母途中:在回家的路上照顾生病的母亲。
值此严寒候,板舆时自将: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我乘坐简陋的轿子回家。
星檐调夕膳,月砌促晨装:星星点点的灯光下摆上晚餐,月光下匆忙准备早晨的衣服。
问寝重绵薄,分甘野簌香:问候母亲是否安好,她只是淡淡地回答。
候人将进酒,先著老莱裳:等家人端上酒来时,我穿上了孝服。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前两句写诗人在严冬时节,乘坐简陋的板舆回家的情景;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母亲的深情思念及自己为孝顺母亲而做出的努力。
诗一开头“值此严寒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板舆时自将”,是说诗人乘坐着简陋的轿子,冒着严寒,一路归家。
第二句“星檐调夕膳”描绘的是诗人回到家时的情景。夜幕降临,星辰点点,他一边摆放着晚餐,一边听着屋檐下传来的风声和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
第三句“月砌促晨装”,则是描写诗人为第二天的清晨做准备的场景。月亮挂在屋檐上,他匆匆忙忙地整理着自己的衣物,生怕迟到。
接下来的句子“问寝重绵薄”,“候人将进酒,先著老莱裳”,是诗人对母亲深深的关切和思念。他知道母亲年老病弱,需要细心照料,于是便提前为她准备好饭菜,穿上孝服,等待她醒来享用。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关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孝道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孝道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