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讵云坏,而今一桧垂。
灵根真不死,神理永如斯。
纵有秦灰焰,还依鲁壁滋。
所钦遗泽在,犹似手栽时。
【注释】
夫子:此处指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手植:亲手栽种。桧(guì):桧树,一种落叶乔木。梁木:栋梁之材。讵云坏:岂能说坏了。一桧垂:一棵桧树垂下来。灵根:即古语“神根”,指神灵赋予的根性。神理:神明的道理。依:依靠。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犹似:如同。
【赏析】
此诗为颂扬孔子手植桧柏之事所作。首联写孔子手植桧柏,虽经两千余年,但依然如故。颔联赞其精神永存,生机常新。颈联写孔庙中桧柏虽已残破,但孔庙仍能靠它得到庇佑,并希望它们能长盛不衰。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诗以颂孔子手植桧为开篇,用一“植”字,点明孔子手植桧这一历史事实。“梁木讵云坏”,是说这棵桧柏虽然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固如初;“而今一桧垂”,则是说如今这棵桧柏又垂了下来。“垂”字,既写出了桧柏的苍劲挺拔,又表现了诗人对它的无限感慨。
颔联“灵根真不死,神理永如斯”。这是颂孔子的精神永存、生机常在。“灵根”,指孔子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神理”,指孔子的精神。“灵根真不死”,是说孔子身上的这种精神和道理永远也不会消亡;“神理永如斯”,是说孔子的这种精神和道理将永远存在下去。这两句诗,既是对桧柏的赞词,也是对孔子的赞誉。“纵有秦灰焰,还依鲁壁滋。”意思是说,即便秦始皇焚毁了孔子的庙堂,那也挡不住孔子的教化作用。“鲁壁”,指孔子的弟子曾参在齐国时从孔子那里得到的一本《诗经》。曾子读后深受感动,回家后便开始讲学传道。所以,即使秦始皇烧毁了孔庙,孔子的教义仍然能够传承下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孔子的教义永远不会被湮灭。
尾联“所钦遗泽在,犹似手栽时”。“所钦”是尊敬的意思,“遗泽”是指孔子留下的教诲和美德,“犹似手栽时”则是借用“手栽”一词来形容孔子教导的亲切和亲切,就像亲手栽种一样。
整首诗通过赞颂孔子手植桧柏这件事,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孔子教义永垂不朽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