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龙□幽蓟陲。
关塞遥连千□□,□□□护万年枝。
□□当日还遗迹,桂寝凄□□□□。
报□悬知今帝切,九重榱桷□□□。
【注释】
上昭陵:登上昭陵。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这里指山。龙:代指皇帝。池:指龙池,即玄武湖。幽蓟:幽州、蓟州的简称。
关塞:关口和要塞。遥连:远远连接。千□□:指长城。
□□□护:守护着。万年枝:指长寿命的树木。
桂寝: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凄□□□:凄切哀伤。
报□悬知今帝切:指悬挂在宫门上的报时铜钟能知道当今皇上的思念之情。报□:报时的铜钟;悬:挂在。
九重:指宫廷。榱桷:屋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咏叹昭陵,寄托了对唐朝盛世的无限追思与怀念之情。全诗用典贴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龙池”四句总写昭陵之雄壮。诗人描绘的是一片辽阔的山峦,山间有一座巨大的龙池,池旁就是皇帝的行宫——昭陵。诗人将山比作皇帝,以龙池比作皇帝的行宫,既写出了山的高大,又表现了皇帝的威严。
颔联“关塞遥连千□□”二句,具体描写昭陵的宏伟壮丽。这两句是说,关山重重、要塞密布,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北方边塞。诗人用一“远”字,写出了关塞的遥远、险峻,同时也暗示了唐王朝疆域的广大。
颈联“□□□护万年枝”二句,诗人进一步描写昭陵的雄伟。这一联是说,守卫着万里长城,就像千年古木一样坚韧不拔,永葆青春。诗人用“万年枝”比喻长城,既表明了长城的悠久历史,又表现了它的坚固与伟岸。
尾联“□□当日还遗迹”二句,诗人感叹昭陵的辉煌。这两句是讲,当年的皇帝如今已经不在人世了,然而他的陵墓依然巍然耸立在那里,让人瞻仰不已。诗人以“还遗迹”三字,表达了他对昭陵的无限敬仰与缅怀之情。
整首诗通过咏叹昭陵,抒发了诗人对唐代繁荣兴盛的历史记忆和对先帝的无尽思念之情。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