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下牂牁,蓟苑逢君驷马过。
手捧一疏鸣佩入,朝回双阙赐金多。
轻裘岭表霜尝肃,铜柱天南海不波。
十载师门频怅望,尊前数问近如何。

秋风万里下牂牁

蓟苑相逢四马过

手捧一疏鸣佩入

朝回双阙赐金多

轻裘岭表霜尝肃

铜柱天南海不波

十载师门频怅望

尊前数问近如何

注释:

  • 秋风:秋风,指秋季的风,通常与萧瑟、凉爽等意象相联系。
  •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常用于表达远距离的旅行或思念之情。
  • 牂牁: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某个地区。
  • 蓟苑:古时指北京一带,因蓟城而得名,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驷马过:四匹马并行奔跑过,常用来形容车马众多或速度很快。
  • 手捧一疏鸣佩入:手持奏章,佩戴玉佩,进入朝廷,表示恭敬上奏。
  • 双阙:皇宫前的两座高门楼,常用来代指朝廷。
  • 轻裘:轻薄的皮衣,这里可能是指冬天的保暖衣物。
  • 霜尝肃:霜冻已经来临,常常用来描述天气变冷的情景。
  • 铜柱:古代的一种柱子,常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固和权威。
  • 天南海不波:天空和海水都平静如镜,常用来形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景象。
  • 十载师门频怅望:十年间不断怀念和思念老师。
  • 尊前数问近如何:在酒席之前多次询问对方的近况。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邓存宇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对秋风、蓟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手捧奏章、双阙赐金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对友人的尊敬和关切。同时,通过轻裘岭表、铜柱天海等意象,传达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此外,诗人通过对十载师门、尊前数问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