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擎天障海东,凭栏四望郁隆嵷。
神仙楼阁虚无里,闽越山川指顾中。
浪起鱼龙喧霹雳,天清岛屿散艨艟。
炎埃净洗尘氛尽,渔唱樵歌乐事同。

【注释】

又次王侍御韵:王侍御,指王令。这首诗是王令的《登建业故城有怀》诗,作者为酬答建业友人所作。又次:再次。王侍御:即王令(1032—1059),字逢原,自号风鸣子,元城(今属河南)人。王安石变法期间为太学博士,因反对新法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晚年退居钟山。工诗善文,著有《广陵对》《九华山颂》等。

一柱擎天障海东:一根柱子托起了天空,挡住了东面大海。擎天:支撑着天。

凭栏四望郁隆嵷:站在高楼上放眼远眺。凭栏:靠着栏杆。郁隆嵷:形容山势高耸、连绵起伏。

神仙楼阁虚无里:神仙的楼阁隐藏在虚无缥缈的地方。神仙:神话中的长生不死之主,这里指隐逸之士。

闽越山川指顾中:闽越之地的山川,就在我的指间眺望之中。指顾:环顾四周。闽越:战国时期福建一带地区,后称福建。

浪起鱼龙喧霹雳:波浪涌起时,鱼虾龙蛟发出喧闹声。喧:喧嚣。霹雳:雷电声。

天清岛屿散艨艟:天空晴朗时,岛屿清晰可见,船舰也随风荡漾开去。天清:晴朗的天空。艨艟:大船。

炎埃净洗尘氛尽:炽热的尘土洗净了一切尘埃。炎埃:炎热的尘土。

渔唱樵歌乐事同:渔民唱歌,樵夫打柴的声音,都是欢乐的事情。同: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应制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正月十二日,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太宗欲以文治天下,命王曾等修书进献,王令作此诗献上。

首联写登上建业古城墙,放眼望去,只见云烟缭绕,山峦叠翠,一派江山如画的景色。“一柱擎天”、“四顾”两联写登城所见,气势雄伟,意境阔大,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颔联写登高临下,极目骋怀,但见仙山琼阁隐于虚无缥缈之处,遥望闽越之地山川河流尽在眼底。“神仙”两句化用《列子·周穆王篇》中西王母所居之瑶台玉阙与蓬莱方丈之间的比喻,将仙人居住之地写得幽深玄妙。“虚无”一句则从侧面烘托出仙山仙境的超凡脱俗,令人神往。

颈联写江涛汹涌澎湃,水声轰鸣,云雾缭绕,岛屿若隐若现,舟船随波逐流,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这两句运用对仗手法,将诗人的感受和景象交织在一起,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炎埃”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画面,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尾联写登上高处,可以俯瞰全城,听到渔民和樵夫的歌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之情。这两句通过对渔民和樵夫歌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