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石怒猊跧,奔泉渴骥先。
书应通鸟迹,画乃应星缠。
坠露神真邈,下帷思独渊。
鸿文登大雅,绝学契重玄。
遗我白纨扇,题君秘藏篇。
兰亭追往胜,兔苑骋新妍。
声偕南金重,风流两晋偏。
入怀光自满,展玩色如鲜。
妙信超毫楮,奇当吐雾烟。
羊欣从此进,咄咄许同怜。
【注释】
箑:扇子。
抉石怒猊跧(jué):用笔势像猛兽的爪子一样,把岩石掘起。
奔泉渴骥先:《庄子·外物》中说:“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有太和之声。’志在流水,钟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有若水之德。’”这里以“奔泉”、“渴骥”比喻自己的才情高超,而能与知己相知的人很少。
鸟迹:指《尚书·多士》。
星缠:指《周易·系辞上》:“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坠露神真邈:指晋代王羲之的字,据说是因夜半时露水沾湿了纸才写的,所以字里有着超凡脱俗的韵味。
下帷:指晋代顾恺之画像,常把帷幕放下来,使人物入画。
大雅:指孔子的《诗经》,后来泛指儒家经典。
绝学:指道家的《老子》。
白纨扇:指西施的扇子,传说她曾用它来扇去蚊子。
秘藏篇: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
兰亭:即东晋王羲之等人所建的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
兔苑:《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尝畜一兔,体态修伟,爱之甚,忘其饥渴,乃舍之,经日寻索无获……后于宅后园得之。”这里用来借指顾恺之的绘画才能。
声偕(xié)南金重:指王僧虔的《王略论书》。
风流两晋偏:指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和王徽之的书法风格。
羊欣:西晋书法家羊欣,善书法,精于鉴别。
咄咄:赞叹的样子。
妙信超毫楮(chǔ):指王羲之的书法精妙到超越一般用墨的程度。
奇当吐雾烟:指王献之的书法。
羊欣从此进:指羊欣开始学习书法。
咄咄许同怜:指王献之的书法受到人们的赞美。
【赏析】
这是一首谢诗,诗人董玄宰先生见友人王献之赠给他一把白纨扇子,并请他在扇上题词,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八句,第一句写扇子,第二至六句分别从书法、绘画两方面赞扬王献之的高超造诣,最后两句则点出赠送之意。诗风清丽,笔意豪放。
首二句赞王献之的字,笔力刚劲有力,犹如山崖崩落,泉水奔流,形象地描绘了王献之字的风格。“志在登高山”一句化用庄子的话,表明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志在流水”一句则是说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追求,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渴骥先”三句,赞美王献之书法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暗含了自己的感慨。“奔泉渴骥”比喻自己的才情高超,而能与知己相知的人很少。“鸟迹”一句,则表示自己书法技艺的娴熟,能够达到古人的境界。
中间四句,赞王献之的绘画技艺。这四句都是对王献之绘画技法的赞誉,“坠露神真邈”,赞美他的画作如同夜晚露水般清新、超凡脱俗;“下帷思独渊”,则说他的画作如同深不可测的深渊,引人深思;“鸿文登大雅”,则赞美他的作品如鸿雁高飞、登上了高雅的境界;“绝学契重玄”,则赞美他的作品达到了道家所说的“重玄”的境界。这些语句都表现了对王献之绘画技艺的极高评价。
最后四句,再次赞颂王献之的才华。这四句是对前四句的进一步展开,“遗我白纨扇”,“羊欣从此进”,则是对他的书法技艺的高度评价;“咄咄许同怜”,则是对他绘画技艺的赞叹。整首诗充满了对王献之才华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对友人王献之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