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矣魏祖,远出姬系。
大名肇开,毕万以继。
倚惟我公,其后弥大。
于休厥德,庆流子裔。
魏太史为他的尊公中丞请封册子
邈矣魏祖,远出姬系。
魏国的始祖,远离了姬姓的家族。
大名肇开,毕万以继。
魏国开始兴盛,毕万继承家业。
倚惟我公,其后弥大。
只有我们的国君,他后来的事业更加伟大。
于休厥德,庆流子裔。
祝愿他的功德流传,子孙后代都会幸福。
邈矣魏祖,远出姬系。
大名肇开,毕万以继。
倚惟我公,其后弥大。
于休厥德,庆流子裔。
魏太史为他的尊公中丞请封册子
邈矣魏祖,远出姬系。
魏国的始祖,远离了姬姓的家族。
大名肇开,毕万以继。
魏国开始兴盛,毕万继承家业。
倚惟我公,其后弥大。
只有我们的国君,他后来的事业更加伟大。
于休厥德,庆流子裔。
祝愿他的功德流传,子孙后代都会幸福。
注释: 1. 言从京国去,把袂此宵分。——你即将离开京城,今晚我们挥别。 2. 不识西山色,何如南浦云。——我不认识西山的景色,不如南浦的云彩美丽。 3. 阁中思帝子,日下借神君。——我在阁楼上思念皇帝,阳光下向神明祈祷。 4. 别后能为政,佳声到处闻。——分别之后能够担任好职务,好的政绩传遍各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写于他任苏州刺史期间。诗人送别友人苏孺子出仕,作诗相送
【赏析】: 送别关德甫(德甫,名不详)的诗。关德甫,字景初,号东斋。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曾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因直言极谏而得罪权贵,贬谪至江南。这首诗是诗人在都门为饯别关氏兄弟时所写。 首联:“南国疮痍后,金鸡捧诏来。” 南国,指南宋。疮痍,指战争造成的创伤。金鸡,代指诏书。这里指皇帝颁布的赦免罪犯的诏书。“金鸡”一词,既点明了诏书的来历,又形象地写出诏书的珍贵与威严。 颔联
【注释】陶潜: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他常以菊自喻。《诗经.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句。这里说陶潜的宅院在秋天特别宜人,所以陶渊明就在这里隐居。八月节:指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菊花:这里泛指各种秋菊。蕊:花蕊。讶:惊讶。蝶:蝴蝶。霜华:秋霜。含姿:含有美丽的姿态。 【赏析】这是一首咏菊的小诗,描写了作者陶渊明的居所及其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注释】 子:你。扬旌日:指儿子在刑场上被斩时,挥舞着旌旗以示不忘。祝网年:指君王下令禁止捕鱼的一年。九天饶雨露:天帝对百姓的恩惠。越水自风烟: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江水因风而变得有如风烟弥漫的景象(比喻水雾迷漫)。葑合桥逾古:葑草结成的桥已经过了许多年。堤明柳欲眠:堤岸上的柳树因春眠而垂下枝条。谳牍暇:审理案件之余。应不废诗篇:应该还有诗作传世。 【赏析】
诗句释义: 1. "看花辞上苑" -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告别了美丽的皇家花园,也就是上苑。 2. "结绶向河阳" - 结绶意味着系在腰间的官印,河阳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表示诗人前往河阳县上任。 3. "竹马随征盖" - 竹马是儿童的游戏用具,这里可能指的是随从官员一起出征,或者指跟随官员出征。 4. "江云满讼堂" - 江云可能是指江边的云雾,讼堂可能是官府中的议事场所
寄家书 空椷数行字,凭君寄所亲。 一官频岁月,万里讯松筠。 疏拙难逢世,文章岂救贫。 故园风景好,愧是未归人。 注释: - 空椷:即“信笺”,书信的代称。 - 凭君:请你。 - 一官:这里指官职。 - 频岁月:频繁,多次。 - 遥讯:远方传书,表示对家人的思念。 - 松筠:松树和竹子,比喻高洁的节操。 - 疏拙:指才疏学浅。 - 文章:指文学创作。 - 救贫:帮助贫困的人或事物摆脱困境。 -
注释: 喜何闇然京闱得隽 其二:欣喜何等黯淡,京城的科举考试中了。 下榻他乡夕,论文尔转豪:在异乡过夜,与你讨论诗文而变得豪迈。 风尘双逸足,湖海一绨袍: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行走自如,就像湖海中的一只渔夫一样自由自在。 迹自罗浮远,名悬碣石高:足迹从遥远的罗浮山出发,名声高扬。 无穷今昔意,且为醉香醪:无限的感慨和往事,让我们一起沉醉在这美酒之中吧。 赏析:
喜何闇然京闱得隽 其一抱玉终须售,连城价自饶。 忆当三献后,已是廿年遥。 注释:抱着美玉终于得到了出售的机会,就像连城之璧自然有其价值。回忆起过去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译文:抱着美玉终于得到了出售的机会,就像连城之璧自然有其价值。回忆起过去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得中进士的情景
【注释】 ①士翘:即李士翘,作者的朋友。 ②不耐经年别(jué):不忍忍受长时间的分别。 ③竟夕谈:整夜谈论。 ④疏钟天尺五:形容深夜的钟声响亮如“一尺有余”。 ⑤竿三:指日晷。 ⑥漫说:随意地说。 ⑦黄金尽:意谓金钱用光了。 ⑧惊白发:因担心老去而心惊。 ⑨酒魂清不寐:因思念朋友而难以入睡,酒也喝得不多。 ⑩就尔叩玄探:指向友人询问。 【赏析】 此诗首联写与友人同床共语的情景
注释: 为爱飞花色,凄风漫卷帘。 阁云昏冉冉,庭树冻纤纤。 历乱从铺径,颠狂故扑檐。 微醺当莫景,映彩入书签。 赏析: “为爱飞花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雪的深深喜爱,他喜欢雪的颜色,喜欢雪的飞舞。这里的“飞花色”是比喻,形容雪花像花瓣一样飘落。 第二句“阁云昏冉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夜图景。这里的“阁”指的是楼台,而“昏”则是指昏暗
鉴止榭之前有古榕焉枝干半枯余滋溉一年所复尔荣茂 注释:在鉴止榭(即鉴亭)之前有一棵老树,它的树枝已经半枯了,但它的根系仍然旺盛,每年能吸收很多水分。因此它重新焕发了生机。 偶读杜工部老树空庭得之句欣然有会遂分为韵各赋一章其二 注释:我偶然读到杜甫的诗句“老树空庭得之”,心中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有了创作的欲望,便分别为其赋诗一章。 岂是栋梁材,徒然饱霜露。 摧残岁几更,葱茜枝新吐。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分析。本诗首句“九河寻故道”,是说诗人在寻找往昔的河道;次句写诗人遥望陈公堤,可见诗人心情之沉重。第三句“使君有佳政,名与古人齐”说明诗人对北海使君的政绩十分赞赏,认为他的政绩可以和古代名臣相比肩。后两句写诗人因风写下了这首诗,临行之前又转凄凄之情。 【答案】 译文:我到北海去
聊且园为李雍时侍御赋辟园傍城隅,结构造亦聊且。 槿藩分三径,翠幄亘四野。 红蕤铺新陌,翳林覆古瓦。 奇卉烂纷披,嘉树杂枌槚。 乳莺春意繁,醉叶秋颜赭。 月阶竹影碍,风涧荷珠泻。 桑麻被畦畴,穜稑刈盈把。 抱瓮逢丈人,扶筇或静者。 主人未言归,簪笔周柱下。 山灵护松筠,宾从理风雅。 衣绣时昼行,花坞嘶骢马。 注释: 聊且:暂且,暂时的意思。 辟园:建造园林。傍:靠近。 结构:结构。 槿藩:槿篱。分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兼自述的诗。全篇以颂扬魏太史之尊公中丞为旨,表达了对先祖功德的赞颂之情。首二句,“其裔伊何,神之所笃”,言魏太史之尊公中丞之后裔,是神所厚待的。后两句,“诞生哲嗣,为民之牧”,谓魏太史之尊公中丞生下了一个聪明睿智的儿子,他成了民众的首领。这两句,既是对魏太史之尊公中丞功绩的赞颂,也是对他儿子德才兼备的肯定。三四两句,“用虽靡竟,往无不复”,“靡”同“磨”
【注释】 1.封册:古代帝王赐给有功勋、地位高的人的文书,上面写明其名号及所受爵位等。 2.奕世:累世。 3.迪哲:贤明正直。 4.秉铨叙:执掌选官授职之事。 5.帝宰臣:皇帝的宰相。 6.执法:指执法严正。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中丞的诗。首句“丰光伊茂”是赞颂中丞的功绩;次句“奕世振丕”,是说家族世世代代都显贵显赫;第三句“于皇迪哲,启我后人”,是说这位中丞的后代都是贤明正直之辈
【注释】 1. 魏太史:即魏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崔鸿。中丞:官名,汉代设置的监察官。崔鸿是东汉末年的官员,后归降西晋,曾任著作郎等职。 2. 勋猷(yóu):功勋和谋略。允赫:辉煌。 3. 爰(yuān)晋兵:指晋国的军队。 4. 锡(xī):赐给。 5. 于显太史:对杰出的史官。 6. 载扬:宣扬;发扬光大。 7. 嘉:美好,赞扬。 8. 永光:永远照耀。 【译文】 显赫的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