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昭明身后身,为楼日日倚嶙峋。
若非山水弦中见,那解游鱼听入神。

诗句原文:

君是昭明身后身,为楼日日倚嶙峋。若非山水弦中见,那解游鱼听入神。

注释解释:

  • 昭明:昭明太子,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子,字宣远,小名为“阿练”。他因好学而闻名,在位期间推行改革政策,开创了梁朝繁荣昌盛的局面。
  • 身后身:指死后留下的名声或影响。
  • 为楼:指的是高耸的建筑或塔楼。
  • 日日:每日,频繁地。
  • 倚嶙峋:形容建筑物或山峰挺拔而险峻,嶙峋意为山石嶙峋,形容山势险峻。
  • 山水弦中见:比喻自然景观与音乐艺术的交融,山水之间仿佛有如琴弦般的声音。
  • 游鱼听入神:描述鱼儿在水中听到声音后被深深吸引,如同听到了神的启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清音楼的壮丽景色以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诗人以“君是昭明身后身”开篇,通过对比昭明太子的影响力和这座楼的高耸挺拔,表达了对建筑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尊重。接着,“为楼日日倚嶙峋”形象地展现了这座楼的坚固与雄伟,让人感受到它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后,“若非山水弦中见,那解游鱼听入神”则将自然美景与音乐艺术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音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