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道郁纡回,前贤俎豆开。
桂枝春日长,蒀藻客能来。
斋供分猿果,诗题杂虬苔。
露坛时一眺,天地此楼台。
诗句释义
1 祠道郁纡回:祠(祠堂、庙宇)的道路弯曲曲折。郁纡回形容路径蜿蜒,曲折多弯。
- 前贤俎豆开:指祭祀先贤,摆放祭品。俎豆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摆祭品的器具,这里泛指祭祀活动。
- 桂枝春日长:桂花盛开,春天到来。桂枝即桂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 蒀藻客能来:蒀藻指的是菖蒲和水草等,客人来访。
- 斋供分猿果:斋戒期间供品中有猿猴所吃的食物。
- 诗题杂虬苔:诗歌的题目上写有像虬(一种爬藤植物)一样的苔藓图案。
- 露坛时一眺:露台在露天下可以远眺。
- 天地此楼台:意指站在这座高楼上,可以俯瞰到广阔的天地景象。
译文
庙堂的道路弯曲盘旋,先贤们已经在那里祭祀过了。
春季里桂花盛开,芳香四溢。
供奉的物品中包含了猿猴爱吃的水果,而诗歌的题目则绘有如同虬一样蜿蜒的苔藓。
斋戒供品中有猿猴喜欢吃的东西。
诗歌的题目上写着如同虬一样蜿蜒的苔藓。
站在露台上可以远眺。
我站在这高高的楼台上,能够看到广阔的天地之间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一个古老寺庙的观察和感受。首两句“祠道郁纡回,前贤俎豆开”,通过描述祠道的弯曲与祭祀先贤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第三句“桂枝春日长,蒀藻客能来”,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反衬人的心境,同时也暗含着对客人到来的喜悦。接下来的几句则更注重于建筑本身及其装饰的细节,如“斋供分猿果”,“诗题杂虬苔”等,展现了寺庙内部的生活状态和艺术氛围。最后两句“露坛时一眺,天地此楼台”,则将视角拉高到了整个宇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位置的感慨和对于广阔天地的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具体的景物和事件,传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然、历史和自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