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虽有寺,净土已无僧。
蛙闲登荒殿,鼯穷窜寿藤。
法身经雨绘,慈相任尘缯。
销歇有如此,令人感慨增。
注释:
过香积废寺:经过香积寺的废弃。
空山虽有寺:虽然山中没有僧人,但依然有寺庙。
净土已无僧:佛教认为净土指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这里用来形容寺庙已经荒废。
蛙闲登荒殿,鼯穷窜寿藤:青蛙和蝙蝠悠闲地登上荒凉的大殿,而鼯鼠则拼命地在寿藤上穿梭。
法身经雨绘,慈相任尘缯:佛教徒们通过绘画来描绘佛陀的形象,而佛陀的慈祥之态则如同被尘埃所包围。
销歇有如此,令人感慨增:这样的场景让人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诗以“过香积废寺”为题,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首句“空山虽有寺”,表达了即使山中有庙宇,但却没有僧人居住的事实。次句“净土已无僧”,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荒芜状态。接下来三句“蛙闲登荒殿,鼯穷窜寿藤”,描述了青蛙和蝙蝠在荒废的大殿和寿藤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衰败景象。
后四句则转向了对佛教徒的描述。“法身经雨绘,慈相任尘缯”,描绘了佛教徒们通过绘画来描绘佛陀的形象,而佛陀的慈祥之态则如同被尘埃所包围。这里的“法身”、“慈相”等词汇,体现了佛教徒对佛陀形象的尊崇和对佛法的理解。最后一句“销歇有如此,令人感慨增”,则是诗人对这种场景的感受,引发了他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寺庙荒废和佛教徒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