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类繁有徒,相妒每中热。
汝但循天理,勿与致唇舌。
年来我身安,第益须鬓白。
行步甚轻快,颜面亦光泽。
人皆爱我健,言有卫生诀。
卫生能寡欲,应在寿者列。
念念想吾蒲,为汝安第宅。
上疏乞归田,此意已先决。
致仕许老臣,纶音载条格。
迩来复苏州,张寇就夷灭。
仲冬伐方氏,一月报三捷。
遣子赴京师,懔懔归有德。
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杰。
法度尚严明,分寸惧违越。
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额。
钱粮诚重事,利害非琐屑。
忡忡郁深忧,怀抱时痞塞。
遣伻令远归,于汝还细说。
亲眷好情密,邻里要和协。
种艺贵先时,修身莫中辍。
小人须善处,奴仆简嗔责。
树为丘陇看,祀为宗祖设。
不可视泛常,时岁忘造谒。
杭州古名郡,来者常不绝。
题诗寄平安,老泪迸昏睫。
一一谢亲知,无状恕老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子遹》。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
两浙寄子栗家书
我写此信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遵循天理,不要因为小事而争执。
【注释】
- 两浙:指南宋时的浙江地区,陆游当时居住在此地。
- 子栗:陆游的儿子陆子遹的名字。
- 家书:古代书信的一种,通常由父母或长辈写给子女、孙辈等晚辈的信函。
【译文】
我写此信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遵循天理,不要因为小事而争执。
【赏析】
这是一封家书,陆游在信中告诫儿子要遵循天理,不要因为小事而争执,体现了他深厚的亲情和教育理念。
第二句:“汝但循天理,勿与致唇舌。”
- “汝”:指你的,即你的意思。
- “但”:只有,仅。
- “循”:遵循,按照。
- “天理”:指自然的道理和规律。
- “致”:引起,导致。
- “唇舌”:这里指的是争论和争吵。
【译文】
你只要遵守自然的道理,不要因为小事而争执。
【赏析】
这句话是对儿子的忠告,希望他能够遵守自然的道理,不要因为小事而争执。这体现了陆游对于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第三句:“年来我身安,第益须鬓白。”
- “年来”: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 “我身安”:我的身体状况良好。
- “第”:只是,仅仅。
- “益”:更加。
- “须鬓白”:形容人的年纪大了,头发和胡须变白。
【译文】
我最近身体很健康,只是头发和胡须变白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陆游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满意,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乐观心态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是第四句:“行步甚轻快,颜面亦光泽。”
- “行步”:行走。
- “甚”:非常。
- “轻快”:轻松愉快。
- “颜面”:指面容。
- “亦”:也。
- “光泽”:明亮有光彩。
【译文】
行走时步履轻盈,面容也显得光彩照人。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陆游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形象,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五句:“人皆爱我健,言有卫生诀。”
- “人皆”:大家都。
- “爱”:喜欢。
- “健”:健康。
- “言”:说。
- “卫生诀”:关于健康的方法或秘诀。
【译文】
大家都喜欢我的健康状态,认为我有保持健康的秘诀。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陆游在社会中的良好声誉,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第六句:“卫生能寡欲,应在寿者列。”
- “卫生”:这里指的是健康生活方式。
- “寡欲”:减少欲望。
- “应”:应该。
- “寿者”:长寿的人。
- “列”:名册上。
【译文】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欲望,这样的人应该在长寿者的名单上。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减少欲望可以实现长寿。这也体现了陆游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第七句:“念念想吾蒲,为汝安第宅。”
- “念念”:时时刻刻,不断地。
- “吾蒲”:我的茅屋。
- “为汝”:为了你。
- “安第宅”:给你安排一个舒适的住所。
【译文】
时时刻刻想念着我的茅屋,为我为你安排一个舒适的住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陆游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希望能为他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体现了陆游对于家庭和睦的期望。
第八句:“上疏乞归田,此意已先决。”
- “上疏”:向上级呈递奏章。
- “乞归田”:请求退休回乡务农。
- “此意”:这个意思。
- “先决”:提前决定。
【译文】
我已经向上级呈递了奏章,请求退休回乡务农,这个决定已经提前决定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陆游对于晚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担当。
第九句:“致仕许老臣,纶音载条格。”
- “致仕”:退休。
- “许”:允许。
- “老臣”:年老的大臣。
- “纶音”:皇帝的命令。
- “载”:记录。
- “条格”:规定条例。
【译文】
朝廷允许我这样的老臣退休,并将我的意愿记录下来。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陆游对于退休后生活的期待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贡献。
第十句:“迩来复苏州,张寇就夷灭。”
- “迩来”:近来。
- “复”:恢复。
- “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一带。
- “张寇”:敌人,指元军。
- “夷灭”:消灭。
【译文】
近来恢复了苏州,元军就已经被消灭了。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陆游对战乱结束的喜悦和欣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统一和安宁的向往。
第十一句:“仲冬伐方氏,一月报三捷。”
- “仲冬”:农历十二月。
- “伐”:攻打。
- “方氏”:地名不详。
- “一月报三捷”:一个月内三次取得胜利。
【译文】
在农历十二月攻打方氏,一个月内三次取得胜利。
【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陆游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
第十二句:“遣子赴京师,懔懔归有德。”
- “遣子”:送儿子去京城。
- “有德”:有恩义,有德行。
【译文】
送你的儿子去京城,他是有恩义的人。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儿子的期望和信任,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同时,也体现了陆游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儿子成长的支持。
第十三句:“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杰。”
- “太平”:国家安定繁荣时期。
- “看”:观察、了解。
- “有象”:有榜样、有典范。
- “登用多俊杰”:提拔任用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 “俊杰”:才智出众的人。
【译文】
在国家安定繁荣时期,我们能看到很多有榜样、有才干的人才被提拔使用。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于国家繁荣稳定的期望和对人才的珍视,同时也揭示了他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感。
第十四句:“法度尚严明,分寸惧违越。”
- “尚”:还、仍。
- “法度”:法律制度。
- “严明”:严格而明确。
- “分寸”:限度、界限。
- “违越”:超出、逾越。
- “惧”:恐惧、担忧。
【译文】
法律制度仍然严格明确,但我们担心自己会超越这些界限。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于法律制度的尊重和维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
第十五句:“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额。”
- “新添”:新增、增加。
- “十九场”:具体的场所或项目未详述。
- “盐课”:食盐的税收。
- “增额”:增加数额。
- “课”:征收的费用。
- “利非琐屑”:利益并非琐碎细小。
- “琐屑”:琐碎细小、微不足道。
- “利害非琐屑”:利益和危险不是琐碎细小的事物。
- “忧患无时息”:忧虑和患难没有停止的时候。
- “戚戚”:忧愁烦闷的样子。
【译文】
新增了十九个场所或项目,食盐的税收增加了数额。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于增加食盐税收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财政稳定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