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
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
觏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
簿则颀而长,或谓栖枳鸾。咨询我初来,偶滞风雨寒。
坐彼容膝轩,徐徐散忧端。龙钟数耆翁,再拜陈肺肝:”小县丧乱余,人烟重凋残。
百一虽幸存,门孤户仍单。老者困以衰,弱者伤以孱。
况复差役频,斯须未遑安。赖有父母慈,桑麻慰盘桓。
抚字皆得人,昭苏固无难。”援笔题此诗,考绩时取看。

【注释】

  1. 东流:古地名。县名。
  2. 渺(miǎo)在江之干:渺,远的意思,渺在,远在;江之干,江岸上,指江边。
  3. 苦:苦于,因……而苦恼。萧条:荒凉,破败,衰败。
  4. 苟完:勉强完好。
  5. 庑陋纷草茅:庑,廊子,房屋的走廊部分。庑陋,简陋。纷,繁多,杂乱。
  6. 垣周翳榛菅(jīnjiān):垣,墙。周,环绕。翳,遮蔽、覆盖。榛菅,野草。
  7. 枣植行疏疏:枣树种植稀疏。
  8. 槐阴郁团团:槐树荫下茂盛。
  9. 余物清:余物,多余之物,这里指多余的人才。
  10. 宽:宽慰,宽心。
  11. 丞(chéng):官名,县令的别称。
  12. 两松:双松。松,松树。
  13. 五柳欢: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是东晋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所自号。他一生爱菊,喜欢饮酒,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14. 簿(bù):官名,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颀(qǐ)长:高瘦。
  15. 栖枳鸾(qiū jī lán):栖,栖居。枳,一种落叶乔木,果皮有刺。
  16. 咨询我初来:咨询我初到这个地方的情况。咨询,询问。
  17. 偶滞风雨寒:偶尔受到风雨的袭击。
  18. 容膝轩(xuān):指狭小的房子。容膝,形容房屋很小,仅能容纳双脚。
  19. 徐徐:慢慢地。散忧端:解除忧愁的方法或方法的方面。
  20. 龙钟:形容年老体弱。数耆(qú)翁:数个老人,指年老的官吏和百姓。数,几个。耆,老年的人。
  21. 再拜陈肺肝:再拜,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叩头两次以表尊敬。陈,陈述,表白。肺肝,比喻真心诚意地说话。
  22. “小县”二句:小县,小县里。丧乱余,遭受战乱后剩下的人不多。人烟,人口。凋残,残破、破坏、衰退。重凋残,多次遭受战乱后的残破和破坏。
  23. 百一:一百分,十分之一。幸存者,剩下的。
  24. 门孤户仍单:门孤单,门户孤独。单,少,不足。
  25. 老者困以衰:老年人因为衰老而感到困苦。衰,衰老,衰弱。
  26. 弱者伤以孱(chán):《汉书·食货志》说:“夫力者,天也;柔者,地也;时者,人也。夫人作天地之合德以为天下王公:予之食,出于天;予之衣,出于地,予之生,给于时。”意思是说:力量是由上天决定的;软弱则是由大地决定的;时机是由人的活动的。所以,人活动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成为王者或公侯;给人吃的食物来自天上,给人穿的衣服来自地上,给人生活必需品也是由天决定。这里的“弱者”,指那些身体虚弱的人。伤以孱(chán),指身体虚弱的人因年老体弱而遭受贫困的痛苦。
  27. 差役频:差役频繁。差役,古代地方基层政权机构中的一种职役,即派往各地收取赋税或征调劳役的民夫等。
  28. 斯须未遑安:斯须,片刻之间,极言时间短暂之意。
  29. 赖有父母慈:赖,依靠,依赖。父母,父母的养育和关怀。慈,仁慈、善良、关爱。
  30. 桑麻:桑树和麻树,泛指农田里的农作物。慰盘桓:安慰、使心情平静下来。盘桓,徘徊,逗留。
  31. 抚字皆得人:抚字,安抚、抚养、教育。都指抚养儿童成人。得人,得到合适的人选来担任某项工作或某种职务。
  32. 昭苏:光明照耀,恢复生机。固无难:本来没有困难。
    【赏析】
    《东流县》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东流县的深厚感情和对于当地人民的同情与关切。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为: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这两句的意思是东流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它位于长江之边。这句诗通过对东流县的介绍,为后面的描写铺垫了基础。
    第三句“民居苦萧条”则描绘了东流县人民生活的困苦状况。这句诗通过描绘民居的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同时,这也反映了东流县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程度。
    第四句“官舍亦苟完”则是对官府建筑状况的描写。这句诗通过描绘官府建筑的简陋和破损,进一步凸显了东流县的社会环境之恶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府对于民众疾苦的漠视态度。
    第五至六句“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则是对东流县周边环境的描写。这里通过描绘庑(廊子)的简陋和周围的杂草与野草的生长情况,形象地展现了东流县周边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荒凉。同时,这也反映出东流县在当时社会的孤立无援地位。
    第七句“枣植行疏疏”则描述了枣树种植的状况。这句诗通过对枣树种植的稀疏和生长状态的描绘,表现了东流县农业生产的困难和农民的生活艰辛。
    第八句“槐阴郁团团”则通过描绘槐树茂密成团的景象,传达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和谐却是建立在东流县人民艰苦的生活条件之上的。
    第九至十句“觏此余物清,盍展规抚宽。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则是对东流县官员及其下属的描写。这里首先提到了“余物清”,即剩余的人才,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们能够关心民生的深切期待和对他们的赞美之情。接着,作者又提到了“丞(chéng)无两松哦”,这是对一位官员名字的解释,表明这位官员的名字中有“松”(象征坚毅、坚韧)的元素。同时,“令乏五柳欢”则是对另一位官员名字的解释,表明这位官员的名字中有“柳”(象征柔弱、温柔)的元素。
    第十一句至第二十一句则是对东流县民众的描写。这些诗句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以及遭遇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东流县民众深深的同情和关怀。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东流县的自然景观、生活环境、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东流县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东流县民众的深厚感情和对于当地社会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