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恳数百言,官庶曾共听。矧是半月余,捷音下三城。
疆土益广远,礼乐逾作兴。于叟宜勉旃,行将庆升平。
【注释】
恳恳:诚恳的样子。官庶:指官员和百姓。共听:一起听取。矧:况且。捷音:喜讯。下:传布、下达。三城:泛指各地。疆土:国土。广远:辽阔遥远。礼乐:礼仪与音乐,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于叟:对年高德劭者的尊称。勉旃:勉力努力的意思,这里指要努力建功立业。庆:庆祝。升平:天下太平。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作者时任建州刺吏,在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任职期间,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诗人借颂扬建州的捷报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首联:“恳恳数百言,官庶曾共听。”表达了建州刺史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建州刺史向朝廷上奏了几百字的奏章,希望皇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而皇帝也曾经仔细地阅读过这份奏章,并让百官一起听取。这里的“恳恳”一词表现出了建州刺史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而“官庶曾共听”则表明了官员们对此的重视和重视程度。
颔联:“矧是半月余,捷音下三城。”表达了捷报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感。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好消息终于传来了,捷报已经传遍了三城。这里的“旬月有余”表示时间很长,而“三城”则可能是指建州所在的城市或者其他几个城市。这里的“况是”一词则表示这种喜悦之情更加强烈,因为这是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
颈联:“疆土益广远,礼乐逾作兴。”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随着国家的疆土日益扩大,国家的礼仪和音乐也越来越兴盛。这里的“广远”一词表示疆土辽阔,而“逾”则表示超过了,意味着国家的繁荣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尾联:“于叟宜勉旃,行将庆升平。”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望。对于老人来说,应该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诗人也期待着国家能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颂扬建州的捷报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