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溪流渺无涘,阛阓入烟浦。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
先王有成宪,治政当法古。
二气随感孚,铁炭验昂俯。
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
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
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
菑异由是消,永锡恩意溥。

【注释】

邪阴:即阴气,这里指阴雨天气。翳:遮蔽。长空:天空。日色澹于土:太阳的光线不如往常明亮。霪(yín):久雨不停的雨。连山:接连不断的山。昏莫睹:昏暗之中看不见物。溪流渺无涘(sì):溪流无边无际。阛阓(huán mài):市肆,指集市。烟浦:雾气笼罩的渡口。牧伯吁可怜:对牧人、农人的同情。沾衣悼民苦:身上沾满了百姓的汗水和泪水。慈心偶昭著:偶尔能表现出仁慈之心。忧患竟无补:忧患终究无法解除。二气随感孚:阴阳二气感应而产生福祥或祸灾。铁炭验昂俯:以铁与炭的升降来验证上天的意志。中正畴:正直的人。屏斥谀佞伍:排斥谄媚阿谀的小人。泽梁省征税: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凋瘵:病弱,这里指灾荒之后的人口锐减。重绥抚:重视安抚。旸谷回精光:太阳重新放出光芒。天渊底宁所:天地间一片安宁。菑(zāi)异:灾害。由是消:由此而消除。永锡恩意溥(bó):永远赐给恩惠之意。溥(bó):广大。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诗。

第一首起句“邪阴翳长空”,写乌云蔽日,天气阴霾,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日色澹于土”说明时当阴雨连绵,太阳的光辉不如往昔明亮。“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两句写阴雨连绵不息,连山都湿透了,草木茂盛之处也被雨水淹没,连远处也看不清楚,暗喻当时连年的大灾之状。“溪流渺无涘,阛阓入烟浦。”则进一步写溪水泛滥,冲走了岸边的房屋;集市被大水淹没,人们纷纷逃命。“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则是对农夫、商人的同情,他们为水灾所困,衣不蔽体,十分可怜。“慈心偶昭著,忧患竟无补。”这两句写诗人虽然有一颗仁慈的心,但面对如此惨状却无能为力,只能徒自悲伤。“先王有成宪,治政当法古。”表明作者认为治理国家的法则应效法先朝圣明君主的法制,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变。“二气随感孚,铁炭验昂俯。”两句是说阴阳二气感应而产生福祥或祸灾,以铁与炭的升降来证明。“登崇中正畴,屏斥谀佞伍。”意思是提拔正直的官员,罢黜奸佞小人。“泽梁省征税,凋瘵重绥抚。”则是说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并重视安抚灾后之民。“旸谷回精光,天渊底宁所。”最后两句写天终于放晴,阳光普照大地,天下一片安宁。“菑(zāi)异由是消,永锡恩意溥。”则是说由于天公作美,灾害消除,恩泽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全诗从阴雨天气写起,然后层层深入,从朝廷写到地方,再回到个人感受,最后归结到天晴之后的天下太平。结构上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与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