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岁恒多雨,林扉隐白氛。
一春强半去,百舌故相闻。
鱼艇生衣合,邻桃戴叶分。
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耘。

复雨

歉岁恒多雨,林扉隐白氛。

一春强半去,百舌故相闻。

鱼艇生衣合,邻桃戴叶分。

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耘。

译文:
歉收的年景常常是多雨的,树林的门扉被白雾笼罩。
一整个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黄鹂百舌鸟依旧相互呼应鸣叫。
鱼儿游动时带着衣服上的水珠,旁边的桃花因为雨水而显得格外鲜艳。
我隐居在这里,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只希望在南边的田地里辛勤耕作,种出丰硕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句“歉岁恒多雨”,以歉收之年常有多雨的现象起兴,暗示了农民在丰收之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次句“林扉隐白氛”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白色的雾气使得林间的门扉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丰收前的艰难与丰收后的宁静,展现了农人对丰收的渴望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

第三句“一春强半去”,诗人用“强半”表示春天的一半时光已经过去了,暗指时间在忙碌中飞逝。“百舌故相闻”则是指黄鹂百舌鸟依然按时鸣叫,象征着农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也反映了农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鱼艇生衣合”描述了诗人在家中自制的鱼船上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而“邻桃戴叶分”则是说旁边的桃花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鲜艳,仿佛给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幽居了生事,南亩望耕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向往。他不再关心世间的是非纷争,只希望在南边的土地里耕种,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里的“南亩”指的是南方的田地,意味着诗人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