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歇后,严濑激清波。
帝子自知己,客星将谓何。
道轻周衮黼,节系汉山河。
回首商岩老,应惭定策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拓展扩大括号内词语的含义或选择其中一些易误解的词语等,赏析一般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诗人的思想感情或作品的情感特点作简单的评价性语句。
“采薇歌歇后,严濑激清波”:采薇歌指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史记》记载:“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遂饿而死。”这里化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苟且偷生。严濑指湍急的水流。这句说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轻狂,而是变得深沉谨慎了。
“帝子自知己,客星将谓何”:帝子指汉高祖刘邦。这句说自己虽然知道汉高祖刘邦的为人,但是自己还是愿意为他奔走效力。客星指陈平。这句说自己虽知陈平才能卓绝,但自己却愿意为陈平效力。两句说:自己虽然知道汉高祖刘邦的为人,也明白陈平的才能,但是我仍然愿意为他们奔走效力,这是因为他们能给我以知遇之恩,所以我不能离开他们。这两句表现了自己甘于卑贱,不求高官厚禄,愿为知己效力的高尚情操。
“道轻周衮黼,节系汉山河”:周、汉是西周和西汉的简称。衮是古代王侯礼服上的一种衣饰。黼是斧形的文彩。周、汉都是封建王朝的名称。这句说自己认为做皇帝并不尊贵,不如做诸侯王来得尊贵。自己之所以愿意为汉高祖和陈平效命,是因为汉高祖和陈平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两句说自己虽然觉得当皇帝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是自己仍然愿意为他们效力,这是因为他们能给予自己知遇之恩,所以不能离开他们。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甘为臣子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甘愿为知己效力的高尚情操。
“回首商岩老,应惭定策讹”:商岩指商鉴。商鉴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医,他医术高明,为人清廉,被人们尊称为“商山四皓”之一。这句说自己想起这位医生已经年迈,不禁惭愧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地对待他,辜负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定策指汉高帝刘邦制定《鸿门宴》之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沛公(刘邦)至霸上……与众诸侯共立约为分土而王……”后来刘邦又约项庄于鸿门宴上谋杀项羽,结果反遭项羽暗算,大败而归。两句说自己想起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行为,不禁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当初并没有像刘邦那样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没有像刘邦那样善于运用权谋策略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局势的看法以及对于自己当初行为的自责之情。
【答案】
重过钓台
采薇歌歇后,严濑激清波。
帝子自知己,客星将谓何。
道轻周衮黼,节系汉山河。
回首商岩老,应惭定策讹。
译文:重新经过钓台的时候我唱完了《采薇》的歌,清波激荡着湍急的水流。汉高祖刘邦知道我的为人,陈平也知道我的为人,然而我仍愿意为他们效力,因为他们能给我以知遇之恩,我不能离开他们。我想起那位医生已经老了,不禁惭愧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地对待他,辜负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想起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行为,不禁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当初并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更不懂得运用权谋策略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一开始写诗人重游钓台,感慨万分,慨叹自己当年不肯苟安,如今却甘受卑贱,为知己效命。接着写过去自己曾为西周和西汉的统治者效命,如今已为东汉所取代,心中不免有些惆怅。最后则想到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行为而深感愧疚。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前后照应。诗前四句回忆过去为西周、西汉的统治者效命,如今已被东汉取代,内心不免有些怅惘。中间八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人由对历史的回顾联想到现实,进而想到自己的处境。末二句则直接点出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即自己虽然知道汉高祖刘邦的为人,也明白陈平的才能,但是我仍然愿意为汉高祖和陈平效命。这两句既是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也是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自己当初行为的一种自责和反思。
此诗通过诗人的生平遭遇,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诗人在经历挫折和变故之后,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一时的成功和失败所迷惑,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