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登临切斗牛,江山为尔一迟留。
春风不染衰翁鬓,卮酒难销壮士愁。
结垒燕儿依故主,放舟渔父觅安流。
眼中好恶谁能定,且托馀情赋玉楼。

【注释】

仲春:农历二月。登临:登上高处,指登高远望。切斗牛:直指北斗七星。牛、女二星在斗宿中,因以“斗牛”借指天空、星辰。迟留:停留。衰翁:年老的读书人。不染:不受污染。卮(zhī)酒:酒杯。销:消,消除。结垒燕儿依故主:燕子筑巢依偎在旧巢中。比喻自己像归巢的燕子。故主:过去的君主,这里代指南宋朝廷。结垒,筑巢。安流:安定的生活或环境。放舟:乘船。渔父:捕鱼的人,借指隐逸之士。玉楼:《世说新语》记载晋简文帝(司马昱)爱竹,每食笋,辄连台为根。又尝游钟山,因取大梅实自啖之,甚美,有黄门郎因其所好而献之。帝大喜。遂令供具于前,箸头生笋,因戏谓宫人曰:“此木岂能为宫!”后因称梅为玉树。这里指诗人所咏之物。

【赏析】

这首诗是宋理宗绍定三年(1228年)春仲月一日,作者与同乡诸公登北高峰赋诗时所作,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全诗写得清丽婉转,含蓄蕴藉,情意深长,颇有“玉楼春”的风韵,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

首联“城上登临切斗牛,江山为尔一迟留”,写登高望远,把江山比作自己的羁旅之所,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身在异邦的孤独之感。“切斗牛”,用北斗星来比喻高高的山峰,写出山峰的雄伟壮观;“迟留”,表示作者久久不能离去,流露出思乡之苦。

颔联“春风不染衰翁鬓,卮酒难销壮士愁”,写自己虽然年老体衰、鬓发如霜,但仍然要强颜欢笑;面对春天的到来,尽管心情舒畅,但壮志难酬,壮士的忧愁难以消释。“不染”、“难销”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结垒燕儿依故主,放舟渔父觅安流。”写自己像归巢的燕子一样眷恋故土;又像渔夫一样在寻找安稳的生活。这两句通过比喻,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眼中好恶谁能定,且托馀情赋玉楼”,写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眼中好恶谁能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困惑;“余情”,指的是作者的诗歌创作灵感和情感寄托;“玉楼”则是作者创作的场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