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丘居士食脱粟,新构疏茅数间屋。
飘风一夜吹海立,满床湿漏濡菅褥。
篝灯起坐掩荆扉,独卷衾裯不成宿。
俄然雷奋千山裂,东邻墙倾栋摧折。
男啼女哭无宿处,来傍低檐话愁绝。
话愁绝,其奈何,人生乐少愁何多。
阴晴互变若反掌,何用愁绪空煎磨。
悬鹑不作蒙袂叹,捉衿岂厌清商歌。
君来依我失所庇,我如杕杜无蕃柯。
为君起歌君击筑,鸣蛩唶唶残更促。
暂时款语却相投,踟蹰共待东方白。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村居述所见》。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龙丘居士食脱粟,新构疏茅数间屋:
    龙丘居士吃的是糙米,新盖了几间茅草房。这里的“脱粟”指的是糙米,而“新构”则意味着新建或修复。

  2. 飘风一夜吹海立,满床湿漏濡菅褥:
    一夜之间狂风大作,海风吹得树枝摇曳,屋顶上的瓦都被吹得翻了起来,床上的被子也被打湿了。”濡菅褥”意指被子被雨水打湿后变得沉重。

  3. 篝灯起坐掩荆扉,独卷衾裯不成宿:
    苏轼点燃了一盏灯,坐在床边整理衣服准备睡觉,但因为外面的风雨太大,他只好重新坐起来,无法安睡。”掩荆扉”意为用荆条编的门帘遮挡风雨。

  4. 俄然雷奋千山裂,东邻墙倾栋摧折:
    突然之间雷声大作,震耳欲聋,周围的山峦都被震裂了,隔壁的房子也被雷击得倾斜、折断。这里的“雷奋”形容雷声巨大,而“摧折”意指房屋受到巨大的破坏。

  5. 男啼女哭无宿处,来傍低檐话愁绝:
    男子哭泣,女子哭泣,大家都无处可去,只能来到苏轼的家门前,围在门帘旁诉说着各自的忧愁。”无宿处”意指无处可去。

  6. 话愁绝,其奈何,人生乐少愁何多:
    他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得非常开心,直到天色微明。然而,他们发现人生烦恼真的太多了,快乐的时光太少,于是感叹人生苦短。这里的“愁”指的是忧愁和烦恼。

  7. 阴晴互变若反掌,何用愁绪空煎磨:
    天气的变化如同翻转手掌一样简单,我们为何还要让自己的思绪白白煎熬呢?这里的“煎磨”意指煎熬和消磨。

  8. 悬鹑不作蒙袂叹,捉衿岂厌清商歌:
    苏轼并不羡慕那些穿着破衣烂衫的人,反而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加自在。他唱起欢快的歌曲,享受着自己的时光。这里的“悬鹑”指的是贫穷的样子。

  9. 君来依我失所庇,我如杕杜无蕃柯:
    你的出现让我感到温暖,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而我就像一棵孤独的树,没有茂盛的枝叶可供依附。这里的“杕杜”指的是独立的树木,没有茂盛的枝叶作为依托。

  10. 为君起歌君击筑,鸣蛩唶唶残更促:
    苏轼为你演奏歌曲,你挥动着手中的筑(一种古代打击乐器)伴奏,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夜幕降临,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夜晚即将结束。这里的“嗟唶”是蟋蟀的叫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整体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邻居们共度艰难时日的情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风雨之夜的氛围和村民们的忧愁情绪生动地展现出来。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