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托惭无效,趋朝不自安。
恐干天宪重,翻拜圣恩宽。
楮币来中使,琼筵出大官。
重还何以报,惟有一心丹。
【注释】
辛巳: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宣府:今属河北。大同:在今山西、内蒙古交界处。中官:宦官。谕旨:皇帝的命令。付托:托付,委托。惭效:惭愧无用。趋朝:进宫朝见皇上。干天宪重:触犯了皇帝的威严。翻拜圣恩宽:反被皇帝恩宠宽恕。楮币:纸币。琼筵:美酒宴席。
重还:再次回来。何以报:用什么报答。惟一心丹:只有一颗忠心。
【赏析】
这是诗人辞别朝廷,回归边陲时所写。诗的前四句是作者谦辞和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付托惭无效”,意思是说,自己受皇帝委以重任,却无能力完成,感到惭愧。“趋朝不自安”,则是说自己进殿朝见皇上时心里不安,担心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惹得皇帝发怒。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后四句则是对皇帝的感谢与勉励。“恐干天宪重,翻拜圣恩宽”,意思是说,我担心自己触犯了朝廷的法律,而皇帝却反而宽恕了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深深敬畏和感激之情。
“楮币来中使,琼筵出大官”,意思是说,朝廷送来了赏赐,皇帝的宴会上也有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再次回到边疆的欣慰和自豪。
最后两句“重还何以报,惟有一心丹”,则是说,我再次回到边疆,又有何能为呢?我只有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去报效国家了。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忠诚于朝廷、热爱边疆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