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相对搆层楼,山势如平翠欲流。
云卷半帘天影近,风来满座雨声浮。
羊元独卧筠床晚,苏轼重游赤壁秋。
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从题干来看是一道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情感以及语言等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考点要求,如“请对下列诗句作赏析”“请分析下面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请赏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等,然后浏览全诗,逐句解读,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即可。此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又考查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做这种类型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境,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屏山楼胡御史拱辰为舒安求名山相对构层楼”一句写诗人在屏风山上建楼阁以追求功名。诗人通过描写屏风山的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负。
“山势如平翠欲流”一句写屏风山自然景色。山势如平展的绿竹,仿佛要流下来;山势连绵起伏,如同翠绿色的波浪,一望无际。这两句用“如”“欲流”等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屏风山的秀丽景色。
“云卷半帘天影近”一句写云雾缭绕,给天空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云雾缭绕着半扇窗户,仿佛把天空的影子拉近了。这里的“半帘”,指屏风山上的楼阁,因为楼阁下部没有封顶,所以只留下一半露出在云雾之中。
“风来满座雨声浮”一句写风起时的景致。当一阵清风拂过,满座的人都被风雨声包围。这句中的“浮”,形容风的声音随风飘荡,好像被雨水包裹着一样。
“羊元独卧筠床晚”一句写诗人独自在竹床上度过一个寂寞的夜晚。这里的“筠床”指竹制的床,而“羊元”即“羊昙”,字昙朗,是晋代著名的隐士,与陶潜齐名,曾隐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这里借羊昙之典,暗指自己。羊昙曾经在竹床上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苏轼重游赤壁秋”一句写苏轼重游黄州时的景色。这里用苏轼重游赤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一句抒发感慨。千年之后,这座楼阁和它的美丽传说仍然被人们所赞美。因此,后人将这一美景传于后世,让家族的事业发扬光大。
【答案】
屏山楼胡御史拱辰为舒安求
名山相对构层楼,山势如平翠欲流。
云卷半帘天影近,风来满座雨声浮。
羊元独卧筠床晚,苏轼重游赤壁秋。
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