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介胄坐辕门,壮气思将瀚海吞。
已喜三军皆乐业,忍看孤客独含冤。
未承京国徵贤诏,且饮田家老瓦盆。
自古名流遭横逆,几多垂老复沾恩。
诗句原文:
穷鳞点额下龙门,
归怨河神恨欲吞。
群党忍心平嫁祸,
斯文挥泪惜衔冤。
长沙才子谩题赋,
东坡道人休照盆。
四海苍生正翘首,
还朝端儗拜王恩。
译文:
穷鳞(意为困厄之鳞)在龙门之下挣扎, 归向河神的怨恨如怒火般燃烧欲将之吞噬。那些心怀恶意的朋党忍心平白无故地陷害他人,而正直的士人却只能含泪挥笔留下遗篇。长沙的才子们徒劳无益地写下诗篇,而东坡的文人则被贬谪如同被照盆一样无法翻身。四海之内的百姓们正怀着期待与希望仰望着朝廷,期盼能够早日得到朝廷的恩宠和提拔。
赏析:
这首《次韵酬倪学士》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开篇即以“穷鳞”自比,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渴望摆脱困境的强烈愿望;紧接着用“归怨河神”比喻自己的愤怒和不平。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龙门”、“河神”等象征元素,寓意着人生的艰难险阻和社会的不公。同时,通过对“群党忍心平嫁祸”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现实。这些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诗人通过对“长沙才子”“东坡道人”的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困境的不同态度和命运。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韩雍的《次韵酬倪学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追求,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