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宫锦照华颠,晚景风流似列仙。
节过重阳才一日,岁周甲子又三年。
窦郎丹桂家声继,召伯甘棠宦迹传。
从此遐龄应不老,庙廊高位看乔迁。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方伯六十三岁的生活和仕途。下面逐句进行注解:
- 文犀宫锦照华颠,晚景风流似列仙。
- “文犀宫锦”:形容方伯的生活奢华,如同皇宫中的珍宝一样。”文犀”指的是用珍珠制成的犀牛角,象征珍贵;”宫锦”指的是用各种色彩的丝绸做成的锦缎,象征华丽。
- “照华颠”:指照耀着头顶,表示荣耀和尊贵。”华颠”是指头顶,常用来比喻地位或荣誉。
- “晚景”:形容晚年的生活或成就。
- “风流”:形容才情出众,风度翩翩。这里可能指的是方伯在文学、艺术或其他领域的才华。
- “列仙”:古代传说中居住在仙境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指的是方伯在官场上的高风亮节。
- 节过重阳才一日,岁周甲子又三年。
- “节过重阳”:节日已经过了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节日,通常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才一日”:仅仅过了一天,强调时间的短暂。
- “岁周甲子”:一年已经过去一整年,”甲子”是十天干的第一个,代表年份周期的开始。
- “又三年”:又过去了三年,意味着方伯在官场上已经度过了三个春秋。
- 窦郎丹桂家声继,召伯甘棠宦迹传。
- “窦郎”:可能是方伯的别称或者指代一个家族的名字。
- “丹桂”:丹桂花,这里可能指代家族中出了一些杰出人物,就像丹桂花一般受人敬仰。
- “家声继”:家族的声誉继续下去,延续家族的传统和声望。
- “召伯”:召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姓姬,名公,字仲山甫,曾被封为诸侯国的长官,以仁爱和智慧著称。
- “甘棠”:甘棠树,相传召伯巡行四方时种下的梧桐树,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树称为“甘棠”。
- “宦迹传”:官员的事迹流传下来,被后人传颂。
- 从此遐龄应不老,庙廊高位看乔迁。
- “从此遐龄”:从此以后,寿命将会很长,不老。
- “庙廊”:古代指帝王所建之宫室,也指朝廷。
- “高位”:高官厚禄,这里指方伯在朝中的高位。
- “乔迁”:搬新家,泛指晋升或迁任新的官职。
- “应不老”:应该不会衰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通过对方伯生活的描绘和对其仕途的赞美,表达了对对方的祝福和敬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成语,如文犀宫锦、晚景风流、节过重阳等,既体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