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劳万状与谁论,一点丹心只自扪。
白尽鬓毛何足惜,只惭衰朽未酬恩。

【注释】

辛卯:唐僖宗中和三年。须鬓有变白者:须发都变白了。须、鬓,都是形容头发。变白,指年老色衰。万状:种种情形,多种多样。忧劳:忧虑劳苦。与谁论:同谁诉说?一点丹心只自扪:一颗红心,自己摸它。只,代词。扪,摸。丹心,赤诚之心。只自,只是。何足惜:哪里值得吝惜。白尽:花白,比喻头发花白。何足惜,即“何可贵”。只惭:只有惭愧。衰朽:衰败衰老。未酬恩:未能报效国家之恩。

【赏析】

《题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764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重游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七律。诗前四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后两句写事,抒发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愤慨,以及对前途不可知的恐惧感。

首联“辛卯岁年五十须鬓有变白者”,点明题旨。辛卯岁,指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此时已经五十五岁了。他看到须发皆白,不由想到岁月流逝,不禁感叹起人生易老的无常来。

颔联“忧劳万状与谁论?”承上启下,紧接“须鬓有变白者”而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颈联“白尽鬓毛何足惜,只惭衰朽未酬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报效国家的自责和惭愧。

末联“只惭衰朽未酬恩”,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与焦虑。他深感自己年已衰颓,但仍未报答国家的恩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历史的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