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之西,沅渝之阴,有地名嶰谷,产竹成修林。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
行看最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此君终当遇伶伦,取之共和箫韶音。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1.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诗的开头“刘子钟郎中嶰谷秋风竹为吴郎中题”提到了刘子钟郎中和嶰谷,嶰谷位于大夏之西,沅渝之阴。嶰谷以竹闻名,产竹成修林。这里的“嶰谷”是地名,“秋风竹”则形容竹子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 “苍厓每见绿云起,白日不受红尘侵。”描述了苍崖(或山)上常可见到绿色的云雾升起,阳光照耀下,不被尘埃所侵扰。
  • “七月八月风森森,翠鸾飞舞青虬吟。”描绘了七月和八月时风声森森,仿佛翠鸾在飞翔,青虬(龙的一种形态)在吟唱,形象地表现出了秋天的氛围。
  • “瀛洲仙子振环佩,商山隐者鸣瑶琴。”这里用“瀛洲仙子”与“商山隐者”来形容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前者可能是神仙般的人物,后者可能是隐居山林的贤士,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 “行看最能远清听,入坐便可消烦襟。”这句话表达了进入这个地方后,人们可以听到最清澈的声音,感受到最宁静的氛围。
  • “比来此景不易得,宦途渴想尘生心。”指出现在这样的美景非常难得,而诗人自己由于官场生涯,常常感到心情烦躁。
  • “吴君早年登要津,此君风节素所歆。”提到吴君早年就登上了仕途的要津,而这个人(即下文中的主角)有着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 “东平才子善挥洒,笔端造化留情深。”赞扬了东平地区的才子们善于挥洒笔墨,他们的才华如同造化一样神奇,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 “欲君宝此如南金,作官视此为规箴。”这句话意味着希望对方能够珍惜这份美好的风景,将其视为珍贵的财富;同时,也建议他在工作中要以这种景色为榜样,遵守规范。
  • 2.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嶰谷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从苍崖上的“绿云”,到秋风中的“白日”,再到“翠鸾”和“青虬”的形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比官场上的“宦途渴想尘生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3. 译文:
刘子钟郎中嶰谷秋风竹为吴郎中题
在大夏的西边,沅渝的北面,有一个地方叫做嶰谷,那里出产的竹子长得十分茂密。每当苍崖出现绿色云雾的时候,太阳的光芒也不会受到尘埃的污染。
到了七月和八月,风声森森,仿佛翠鸾在空中飞舞,青虬在山林间吟唱。瀛洲的仙子们手持玉环佩带,商山的隐者弹奏着瑶琴。
走进这里,人们就能听到最清晰的声音,坐下来便能感受到最宁静的氛围。这样的美景不容易看到,而我在官场上奔波劳累,心中常会生出杂念。
吴君年轻时就登上了仕途的高位,这个拥有高尚风节的人一直让我钦佩。东平的才子们擅长挥洒笔墨,他们的才华如同自然界的造化一般令人赞叹。
我希望你能珍视这份美景,将它当作珍贵的财富;在工作中也要以此为准则,遵循自然之道。这个拥有高尚风节的人终将遇到像吕氏一样的圣人,得到他的指导和教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