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此即大江,峡亦终于此。
前途岂不夷,未达一间耳。
辟入大都城,而门不容轨。
虎方错其牙,黄牛喘未已。
舟进却湍中,如狼疐其尾。
当其险夷交,跳伏正相踦。
回首黄陵没,此身才出匦。
不知何心魂,禁此七百里。
梦者入铁围,醒犹忘在几。
赖兹历奇奥,得悟垂堂理。
【注释】
过此即大江:经过这里就到长江了。峡亦终于此:峡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辟入大都城,而门不容轨:进入这个大城市,但城门却容不下车轨。虎方错其牙,黄牛喘未已:虎正咬着牙,黄牛喘息还没停。舟进却湍中,如狼疐其尾:船驶进激流,好像狼咬住尾巴一样。当其险夷交,跳伏正相踦:当它险和夷相交时,跳跃和潜伏正好相对立。回首黄陵没,此身才出匦:回头看时,黄河已经流入潼关,我这才出了函谷关。不知何心魂,禁此七百里: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使我心神不宁,被这七百里的路程所限制。梦者入铁围,醒犹忘在几:梦中我进了铁围山,醒来仍然记在心里。赖兹历奇奥,得悟垂堂理:幸亏有这些奇妙的经历,使我领悟了垂堂的道理。
【赏析】
《西陵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旅途所见景色及所感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无奈。全诗意境雄浑壮阔,笔力遒劲,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首四句写诗人由西向东行进至三峡,感叹道:过了此地就到了长江,峡谷也是从这儿开始的。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三峡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前途的信心与期待。
“辟入大都城,而门不容轨”,意思是说诗人进入繁华都市后,却发现城门却容不下车轨,这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迷茫。
“虎方错其牙,黄牛喘未已”这两句则是以猛兽和黄牛作比,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不安。
“舟进却湍中,如狼疐其尾”,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激流中的惊险经历,如同狼咬住尾巴一样让人感到危险。
“当其险夷交,跳伏正相踦”,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通过描述险象和夷途交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困惑。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道路的担忧与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