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安平日,俱传靡孑遗。
近闻屯霸上,复似渡淮时。
平野旌旗合,川原鼓角悲。
中丞欲全胜,且未发偏师。
破贼
【注释】:
①“破贼”:攻破敌人。
②“安平”: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南,是当时东晋和前秦的交战地。
③“孑遗”:指死难者,这里指被击溃的敌人。
④“屯霸上”:驻扎在霸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一带。
⑤“复似渡淮时”:渡过淮水的时候。渡淮,是指渡过淮河,泛指渡江战役。
⑥“平野旌旗合”:平坦的原野上,旌旗招展,旗帜众多。
⑦“川原鼓角悲”:平原原野上,鼓声和号角声交织,显得十分凄凉。
⑧“中丞”:御史中丞,官名,负责监督御史台。
⑨“全胜”、“偏师”:指用兵策略。全胜即以全师之众战胜敌人;偏师则指分一部分兵力而用其他兵力进攻。
【译文】:
平定了贼寇,安定了天下太平年景,都说没有留下一个敌人。
不久前听说又在霸上驻扎军队,又好像渡过淮河作战时那样。
平坦的原野上,旌旗招展,战旗很多,平原原野上,鼓声和号角声交织,显得十分凄凉。
御史中丞欲求全胜,但还没发一员偏师。
【赏析】:《破贼》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公元361年,前秦苻坚大举攻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等领兵八万前去抵抗,结果大败,谢石、谢玄及梁成等均战死。诗中“安平”指此。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场面的残酷,表达了对人民遭受战争灾难的愤懑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