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芳茵送马蹄,随君几处踏长堤。
凉飙极力推蓬急,野火无情逐日低。
似带罗裳能久系,为萤幽径复多迷。
亦知生意终难断,只恐王孙易怨凄。

【注释】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写秋柳,抒发了作者在秋风中对人生易逝、青春难留的感慨,以及在逆境中追求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定信念。全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秋柳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曾作芳茵送马蹄,随君几处踏长堤。”这句诗用“芳茵”比喻柳树的美丽,用“马蹄”象征行人的脚步匆匆。诗人以柳树为媒介,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他感叹人生易逝,如同春风吹过,柳枝随风飘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跟随朋友一起走过长堤,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颔联:“凉飙极力推蓬急,野火无情逐日低。”这里,诗人用“凉飙”和“野火”来象征秋天的变化。凉飙是指凉爽的风,野火是指燃烧的火焰。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如同这凉飙和野火,时而猛烈,时而平淡,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而这种变化也让人感到无奈和无助,只能任凭命运的安排。

颈联:“似带罗裳能久系,为萤幽径复多迷。”这句诗中,诗人用“罗裳”比喻柳树的美丽和坚韧,用“萤幽径”象征人生的曲折和艰难。诗人表示,虽然柳树可以像罗裳一样美丽地存在,但人生却充满了曲折和迷茫。他希望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但却无法避免人生中的坎坷和挫折。

尾联:“亦知生意终难断,只恐王孙易怨凄。”这句诗中,诗人用“王孙”指代自己,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不安。他认为,虽然知道生活总是难以预测,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他也担心自己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变得忧郁和沮丧。

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