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繁露几时成,郢曲翻夸白雪明。
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须惊。
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
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

【注释】

别董叔远随刘参知入楚时余北上:别,告别;董叔远,作者友人;刘参知,即刘宰,字平父;入楚,到楚国;北上,指回到北方。

新书繁露几时成,郢曲翻夸白雪明。

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惊。

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

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

译文

告别友人董叔远和刘平父一同前往楚国,我向北归途中的感慨

新书尚未写成,但已经如繁露般丰富了(比喻文章已初具规模)

郢地的《下里》、《巴人》曲调翻唱后,更加显得清丽动人(比喻文章清新、优美)

调瑟吹笙的音律和谐配合着,如同《诗经》中“文王之什”的和弦一般美妙动听(比喻作品艺术性强)

宝剑被分开,没有人不为之震惊(比喻作品影响大,引起震动)

浮江准备去长沙的时候,我打算仿效屈原佩带灵均的玉佩(比喻自己的作品要与古人相匹敌)

对着月亮吟诗作赋,深深报答庾亮的深情厚意(比喻作品有情致)

骑着蹇驴行走在旅途之中,有人正在吃着饭(比喻作品影响大)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董叔远,随同友人一起进入楚国时所作。诗人用典多处,如“郢曲”,指《下里》、《巴人》,是楚国民间的乐曲;“白雪”,指《阳春》《白雪》等古琴曲,都是高雅清幽的乐曲,这里比喻作者的作品清新、优美;“灵均”,指屈原,相传他佩带着楚国的玉佩,这里比喻作者的作品要与古人相匹敌。全诗四联八句,前四句写别董叔远时的心情,后四句写随从刘参知进入楚国时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